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01.
以桃花江水库采用CFRP 修复发电灌溉管为例,介绍一种CFRP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对管道进行防渗、堵漏、补强加固.并在功能和技术方面与钢材衬砌作了比较,阐述了CFRP比钢材衬砌优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2.
1999年 1 0月下旬 ,泸水县老窝乡中元村松林寨部分农户饲养的本地水牛 ,发生一起以发病急、死亡快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诊断为牛出败。1 发病情况 经疫区调查 ,其疫源系一畜主将急死的牛宰杀食用并将疫源扩散 ,结果参加宰杀的人所饲养的牛相继发病死亡。有的同栏养牛 ,有的相隔较远也发生而造成流行。在发生疫情的 6户中 ,牛存栏1 2头 ,发病 1 0头 ,发病率为 83.33% ,死亡 8头 ,发病致死率为 80 %。本次牛出败疫情 ,主要见于水牛 ,其他畜禽不见发病。2 临床症状 患牛发病突然 ,反刍停止 ,咳嗽 ,鼻腔流出带…  相似文献   
103.
一批优质水稻品种在不同地点的品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山克”等14个优质水稻品种1992 ̄1994年在北京,南京、广州等生态区种植后的稻米品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4.
BNS(Bai-Nong sterility)是一个对温度敏感的小麦雄性不育系,有完全的不育性和高自身转换性,在小麦杂交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为探讨该不育系的遗传方式,用该不育系与455个正常可育小麦品种杂交,结果发现F_1代套袋自交结实率从0到91%非正态连续分布,平均值24.52%,其中与BNS自交结实率相同的高不育组合占总组合数的15.42%,达到父本育性水平的高恢复组合占0.88%,其余是由低到高的部分不育组合。用F_1典型不育组合正反交,结果发现反交组合自交结实率虽提高显著,但远不达可育水平,仍是不育类型,表明BNS是核不育,不是质核互作不育。在核不育模式下,由于F_1有大量不育组合,表明BNS的不育性在F_1具有显性特征,由于F_1也有完全恢复组合,表明这些组合的父本中有恢复基因,且是非等位的。因此,BNS的不育性应是显性不育和非等位显性恢复的遗传模式。用F_1典型不育组合的F_2估计不育主效基因是2对,典型恢复组合F_2估计恢复主效基因也是2对。在2对显性不育基因和2对显性恢复基因的核遗传方式下,推断BNS、不育保持父本、不育恢复父本的基因型,然后用自交法和测交法检测后代分离,其中测交法用BNS测交可育组合的F_1基因分离,用无恢复基因的"郑麦366"测交不育组合F_1基因分离,4年共观察了16个F_2自交组合,20个Ft测交组合,结果表明,F_2和Ft的自交结实率不育与可育分离比与理论期望分离比均吻合,说明BNS的"显性不育和非等位显性恢复"遗传模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5.
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用20对SSR引物比较分析了云南铁壳麦、地方品种和历史品种的遗传差异.在37份云南铁壳麦、35份地方品种和30份历史品种中,分别检测到42,47和40个等位变异,每一个SSR引物分别检测到1~3,1~5和1~3个等位变异,平均分别为2.1,2.4和2.0个;云南铁壳麦、地方品种和历史品种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246(0~0.401),0.231(0~0.414)和0.244(0~0.495).用20对SSR引物计算了云南铁壳麦、地方品种和历史品种群体内及其群体间的遗传距离(GD)和平均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云南铁壳麦和历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地方品种,而地方品种与历史品种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云南地方品种和历史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两者与云南铁壳麦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云南小麦育种应加强更广泛的种质资源引进、创新及利用.  相似文献   
106.
分别以菠菜雌、雄成株的幼嫩叶片为材料,以改良的2×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建立与菠菜性别分化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体系,就其PCR扩增条件与因素进行筛选与优化。即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200ng、引物0.32μmol/L、Mg^2+ 2.1 mmol/L、dNTP0.2mmol/L、Taq DNA聚合酶1.5U。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36℃复性45S,72℃延伸90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107.
啤饲大麦新品种“云大麦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历史上仅种植饲料大麦,其用途主要是发展畜牧业、烤白酒(烧酒),以及贫困山区作为主粮.以前,云南省的啤酒企业主要从国外或省外进口初步发酵加工的原料,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啤酒工业的发展及种植水平的提高和优质品种的选用,已逐步利用本省生产的大麦来加工麦芽,从而减少了啤酒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8.
云南小麦地方品种及铁壳麦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云南省小麦新品种选育以及物种保护研究提供依据,选用20对SSR引物对37份云南铁壳麦和35份云南地方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个SSR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54个等位变异,每一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1~5个,平均2.7个。综合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两个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铁壳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根据SSR标记数据计算云南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其结果表明云南地方小麦品种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从UPGMA法可将72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表明同一地方的品种没有整齐地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09.
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用CTAB法提取其雌雄成株幼嫩叶片总DNA分别构建雌、雄株的DNA池,以之为模板,用已优化的RAPD体系扩增,在160条随机引物(10 bp)和40个引物对中筛选出44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单引物,再从中进行进一步筛选.研究发现,引物S1497扩增出1条雄性特异性条带,检测发现该条带只在雄株DNA池中出现.回收纯化该特异扩增片段,将其连接于pUCm-T载体,转化进大肠杆菌JM109菌株,并进行检测及测序.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全长1 978 bp,该特异条带的获得为菠菜性别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云南省新选育大麦品种(系)的旱地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类栽培可分为完全靠降雨且不追肥的旱地麦和有灌溉条件并能根据需要追施肥料的田麦两大类型。大麦在云南省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及啤酒工业的发展,云南省大麦种植面积发展较快。全省大麦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约40万亩很快发展到2008年的300多万亩,成为全国大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