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麦新品种云麦53氮磷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肥料试验"3414"方案部分处理设计,对施氮、磷肥在云麦53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施氮肥或磷肥均能提高云麦53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等性状。云麦53穗长和穗粒数两个性状与氮磷肥施肥量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氮肥对二者的效应大,而磷肥效应小;云麦53株高、有效穗、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与氮磷肥施肥量间的回归关系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配合施用氮磷肥能有效地提高云麦53的穗长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32.
幸稔:1978年由日本北陆农事试验场育成。1982年引入我国。株高105厘米,单株平均有效穗8.2个,穗长20.6厘米,平均每穗131.2粒,实粒数127.8粒,着粒密度63.1粒/10厘米。千粒重24.5克,结实率97.4%。在天津地区生育期为155天,作一季春稻栽  相似文献   
33.
云南铁壳麦D染色体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云南铁壳麦D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利用分布于D染色体上的29对SSR引物对31份云南铁壳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2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60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扩增出1~4个,平均2.1个。等位变异较人工合成麦及二倍体材料(平均2.4个)和育成品种(平均2.2个)低,但较地方品种(平均1.9个)丰富;多态性信息指数变幅为0~0.639,平均为0.217;等位变异2D>5D>1D=3D>7D>4D=6D;云南铁壳麦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49,变幅在0.231~1,与人工合成麦及二倍体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与育成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最近。根据遗传相似系数云南铁壳麦可划分为11大类群,类群与变种和来源地都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34.
利用csLV34标记对云南铁壳麦和云南省其他小麦种质中慢锈性基因Lr34/Yr18进行了检测,旨在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优异小麦种质,为云南省持久抗锈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方法.结果表明,55份供试材料中云南铁壳麦种质A13、云南省育成品种云麦39、云南省地方品种保山老玉麦和云县小白麦等4份材料携带有慢锈基因Lr34/Yr18,供试材料中来源于CIMMYT的材料未检测到Lr34/Yr18基因.这些携带有慢锈性基因的材料可作为今后云南省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5.
云南省小麦育种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云南小麦育种。肯定了本省小麦育种在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大进展。并提出了今后育种工作策略:明确育种目标,加强品种资源的研究,培育核心亲本材料,开展穿梭育种,改进方法,注意抗病育种,品种资源的研究,培育核心亲本材料,开展穿梭育种,改进方法,注意抗病育种,重视品质育种,完善全省育种网,提高育种效率,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  相似文献   
36.
1BL/1RS易位对小麦面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BL/1RS易位系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广泛利用,对提高我国小麦品种抗病性、丰产性和稳产性起了重大作用.然而,1BL/1RS易位系的过度利用也是导致我国小麦面筋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用我国秋播麦区的主载品种和高代品系(实验Ⅰ)、中国优质面包小麦中优9507的杂交后代中的优9507×晋麦45F5代(试验Ⅱ)及澳大利亚优质面包小麦Sunstate的杂交后代Sunstate×济南16F2代(试验Ⅲ),研究了1BL/1RS易位右国的分布及对小麦面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份供试品种和高代品系中,1BL/1RS易位占44.6%.1BL/1RS易位主要影响和面时间、耐揉性和弱化值等主要反映小麦面筋质量的性状,使面筋品质显著降低,而对反映面筋数量性状的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7.
云南省小麦品质区划初步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位于北纬21°9'~29°16'、东经97°32'~106°12'.境内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盆地占10%,坝子和河谷仅占6%.由于地势地貌错综复杂,光、温、水等气候要素的水平地域差异和垂直地带上的纵向差异显著,具有"立体气候"和"立体农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8.
旱地小麦品种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田麦品种云麦47为对照,云南旱地品种云麦42、云麦50、靖麦11为材料,通过小麦的灌浆期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水势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高.旱地品种的水势、保水力、过氧化氢酶、可溶性糖含量与田麦品种的差异不明显,不能用来区别品种的水旱型.  相似文献   
39.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云南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态学标记对云南铁壳麦、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小麦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育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铁壳麦在株高、结实小穗2个农艺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在3个群体中最小;穗长的变异系数云南铁壳麦最大,推广品种最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云南铁壳麦最小,地方品种最大.不实小穗的变异系数云南铁壳麦大于推广品种小于地方品种;云南铁壳麦的5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总体水平.云南铁壳麦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历史推广品种株高、不实小穗数、穗粒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地方品种在穗长、结实小穗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不实小穗数、穗粒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从形态学标记聚类图中可以看出,地方品种聚类最为分散,云南铁壳麦次之,推广品种聚类最为集中,表明地方品种遗传基础多样性最丰富,云南铁壳麦次之,推广品种最窄.  相似文献   
40.
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性别分化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热点问题,而植物性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性染色体起源和演化的机制,因此成为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重点领域。对模式种雌雄异株植物番木瓜、白麦瓶草和酸模性染色体研究进展以及性染色体演化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