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8篇
  22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会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主要作物水分亏缺、生育期缩短、农作物产量下降,威胁粮食安全,同时还会改变我国现行农业种植制度和农作物布局。基于此,本文结合海西州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以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在钟祥市春玉米上应用“3414”回归试验,分析施用相对用量养分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田块产量限制因子最关键的是氮,依次是钾,磷影响较轻。也验证了依据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肥料养分施用指标确定的相对最佳施肥较为合理,其产量达到7345.5kg/hm^2,与回归方程最大产量6936kg/hm^2量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3.
高效液相色谱法已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测定植物内源激素的方法,然而,植物体内其他内含物的存在常常干扰和影响检测结果,因而对植物材料预处理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试验以小麦和玉米叶片为材料,对目前几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从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结果来看,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显著影响小麦叶子中IAA、GA和6-BA以及玉米叶子中IAA、GA、ZT、6-BA和ABA的检测质量分数。其中,仅用甲醇提取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激素质量分数不高;用甲醇提取、石油醚脱色后,加入PVP或PVPP去除杂质,经乙酸乙酯萃取,最后检测的激素质量分数也较低;而将样品用甲醇提取、经石油醚脱色和乙酸乙酯萃取、再过C18小柱的预处理过程,得到的各种激素质量分数最高。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材料和处理方法对5种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植物材料的影响效应大于处理方法。因此,检测不同植物中的不同种类内源激素需要不同的方法;对小麦和玉米叶片,最后一种预处理过程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其测定结果可能会更为准确地反映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4.
赠哈巴湖     
<正>~~  相似文献   
75.
秸秆还田是一种直接有效的秸秆资源利用方法。为了加快玉米秸秆还田后腐熟进程,充分发挥秸秆降解菌的作用,设计了集秸秆聚拢、排菌、镇压及覆土多功能于一体的玉米秸秆聚拢排菌覆土还田机。阐述了该机具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结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聚拢装置的运动轨迹,得到了影响秸秆聚拢性能主要因素的偏角和倾角的较优值。该机具有良好的作业稳定性,联合作业的效果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6.
贵州省观山湖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是贵州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山湖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其森林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贵阳市观山湖区2015—2017年林地年度变更情况,分析其森林资源现状,并对观山湖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观山湖区存在森林面积及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龄组结构发展良好、林地面积逐年较少、森林质量较低等方面的特点及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观山湖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提出强化使用林地管理、高标准造林提高森林质量、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林业生态管控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小麦产量,特设置本试验。在前6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区组设计,设置深耕(DTF_0)、浅耕(STF_0)、免耕(NTF_0)、深耕有机肥(DTF_1)、浅耕有机肥(STF_1)和免耕有机肥(NTF_1)6个处理。结果表明,0~5 cm土层,与其他处理相比,NTF_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较高;5~20 cm土层,STF_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40~60 cm土层,NTF_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STF_1与DTF_1处理(P0.05)。就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而言,DTF_1处理下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78.
为了明确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作为磷高效大豆品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本试验以2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法,测定正常磷和低磷水平下各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植酸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产量损失率将26个品种聚类成A^G共7个类型,A类品种产量损失率均小于10%,G类品种产量损失率大于60%;B^F各类品种产量损失率介于A、G中间。产量、植酸含量与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及地下部含磷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正常磷及低磷条件下,A^G各类型品种籽粒植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但A类大豆品种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小于30%,G类则大于80%。田间种植试验进一步证实植酸含量降低率低于30%的品种耐低磷指数大于1.0,属于强磷高效类型;G类品种耐低磷指数小于0.6,属于弱磷高效类型;B^F各类品种介于A、G中间。综上所述,正常磷与低磷水平下大豆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又一个关键指标,与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协同筛选磷高效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79.
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何玉成  闫桂权 《大豆科学》2019,38(3):460-468
本文将碳排放纳入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为实现大豆低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测算并分析2006-2016年中国大豆主产区碳排放量和密度的时空特征,然后利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碳排放约束下2006-2016年中国大豆主产区11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2016年中国大豆碳排放量较2006年降低11.70%,年均负增长1.24%,而碳排放密度较2006年增长14.02%,年均增长1.32%,皆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按省份比较,黑龙江和内蒙古碳排放量最多,吉林和山西碳排放密度最大。2006-2016年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2%,其中技术效率年均提升0.6%,前沿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66%,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前沿技术进步拉动,技术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从地区分布看,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不平衡现象,西部地区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增长最慢,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中国大豆主产区缺少"环境技术创新者"。根据结果本研究提出提高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为对草莓品种进行分子鉴定,从5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好的引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84份八倍体草莓品种进行标记分析,检测每个标记等位变异大小,并进行初步遗传分析。将每个引物对84份草莓扩增的带型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数字标注,为了简化编码,引物P1~P18分别编号为字母A~R,将引物编号与相应的带型编码进行组合得到该样品在特定引物的扩增产物编码,按照18对引物顺序串联这些编码形成该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8对SSR引物共扩增得到多态性条带150个,不同引物扩增到多态性条带数4~17个,共检测到377个带型;各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494~0.908,平均值为 0.738;利用18对SSR引物共构建了84个草莓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9时能将所有品种区分开,一些来源相同的品种被优先聚在一起。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84个草莓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这些品种遗传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