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GIS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与GPS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GIS与GPS集成的福建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通过分析野生牧草采集点的土壤理化性状数据、不同采集点的野生牧草品种主要化学成分,给出了土壤理化性状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图和野生牧草主要化学成分分布图,为今后福建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大规模调查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红萍新品种,2017-2019年在闽北南平市建阳区对收集于浦城县官路乡并经初步观测性状表现较优的一种细绿萍(暂定名闽北官路),以龙引细绿萍、闽育1号小叶萍为对照,对其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北官路细绿萍产量均高于2个对照品种,具有抗寒性、养分含量高等优点.闽北官路细绿萍含水率为9...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研究了黄花菜不同种植年限对碧玉筍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的黄花菜植株对碧玉筍的鲜干草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黄花菜植株种植年限越长则碧玉筍的刈割间隔时间越短、鲜干草产量越高,5年生植株的鲜干草总产量分别为6 179.3 kg/hm~2、580.4 kg/hm~2,5年生植株每次刈割的碧玉荀的粗纤维、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4.
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茶枝屑代料栽培试验,比较了10个灵芝菌株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及多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韩芝8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32 cm.d-1;G10033菌株的生物转化率最高,达5.94%;0786菌株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45%.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韩芝8号、G10033和0786等3个菌株为茶枝屑代料栽培的菌株.  相似文献   
25.
真姬菇菇脚和菌糠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真姬菇菇脚和菌糠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的必须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真姬菇菇脚和菌糠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真姬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真姬菇菇脚和菌糠蛋白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1.50%和65.92%,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0.16%和38.65%,相对于鸡蛋蛋白(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8360和0.752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6.77和70.13,虽然菇脚和菌糠的蛋白质含量比均子实体低,但与子实体一样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6.
初步介绍了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几种主要模式,重点阐述了福州市晋安区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实践及主要成效,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7.
通过在桃园中间种并覆盖胜红蓟对果园和果树的影响展开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间种并覆盖胜红蓟能提高桃园土壤的基本肥力,其中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19.6%和14.4%;对桃树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桃的产量和品质,其中平均株产量、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25.1%、15.8%和20.0%,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6.5%;对桃园中的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种子繁殖的杂草抑制效应明显强于对宿根或块茎繁殖的杂草的抑制效应,间种和覆盖胜红蓟对杂草的抑制效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8.
农林废弃物在灵芝栽培中的应用研究对于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培养基原料,农林废弃物在灵芝栽培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方式丰富多样,其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灵芝的生长和发育。课题组通过分析竹笋废弃物的灵芝菌种驯化和筛选经验,探讨茶枝代料的栽培应用方式,为灵芝栽培提供了多种应用途径,以期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通过工艺流程优化,以薏苡的根、茎、叶,以及薏苡仁加工过程产生的碎薏米、麸皮等为原料,酿造富含薏苡素等功能性成分、具有保健功效的薏苡酒,并采用HPLC法对酿制的薏苡酒中的薏苡素含量进行测定,得到薏苡酒中薏苡素含量为25~60 mg/L。该方法提升了薏苡酒中功能成分薏苡素含量,也为薏苡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薏苡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薏苡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巨大的医药应用开发价值。为明确薏苡各部位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充分挖掘其利用价值,本研究总结了薏苡功能性氨基酸和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薏苡多糖、多酚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薏苡非种仁部位同薏苡仁一样富含具有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生长等多种功能的成分,而且生物量比薏苡仁大,利用前景将更为广阔,并提出利用薏苡非种仁部位代替薏仁开展饲用、药用、食用和日化用的设想,为薏苡功能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