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对罗非鱼分别饲喂添加0、83、166、333、666 mg/kg茶多酚的基础饲料,研究茶多酚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物酶活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66 mg/kg茶多酚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增重率提高16.99%,特定生长率提高7.72%,且没有增加饵料系数;同时可提高罗非鱼的免疫水平,白细胞吞噬指数比对照组提高97%,血清溶菌酶活力提高51.8%,提高肌肉SOD活性。饲料中添加333 mg/kg茶多酚可提高肝脏的CAT活性。但添加茶多酚并没有提高GSH-Px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渭河甘肃段生态基流推荐值,揭示不同水文学方法计算渭河甘肃段生态基流的适用性,进而为渭河甘肃段生态基流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北道水文站近65年月径流资料,采用Tennant法、传统年内展布法、改进年内展布法及基流比例法对渭河干流甘肃段的河流生态基流值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Tennant法计算的渭河甘肃段控制站生态基流应控制在1.12~12.38 m3/s;传统年内展布法计算生态基流应控制在0.72~4.13 m3/s;改进年内展布法计算的渭河甘肃段控制站生态基流应控制在1.48~8.19 m3/s;基流比例法计算的渭河甘肃段控制站生态基流应控制在1.76~12.37 m3/s。4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河流平均生态基流分别占多年平均流量的16.89%,6.59%,12.69%,15.83%。[结论]基流比例法与改进年内展布法对于非汛期基流分配效果较为良好,基流比例法计算结果可作为渭河甘肃段生态基流推荐值,未来应加强河道的生态基流保障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年牛和犊牛卵泡液中多肽的信息表达差异,为完善犊牛卵泡液基础研究及犊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超排成年牛和超排犊牛卵泡液中的肽段进行分析,根据多肽的信号峰信息,通过MASCOT数据库进行蛋白检索.[结果]从成功构建的成年牛与犊牛卵泡液质谱多肽信号峰模型图谱可知,超排犊牛卵泡液多肽表达图谱中有60~80个信号峰,而超排成年牛的有30~40个信号峰;其中成年牛卵泡液有两个特有信号峰,质荷比为1218.58和1509.77 m/z,犊牛有1个特有信号峰,质荷比为953.54 m/z.利用MASCOT数据库对获得的卵泡液多肽信息进行蛋白检索,发现成年牛卵泡液中有18种蛋白,犊牛卵泡液中有11种蛋白.[结论]犊牛卵泡液中蛋白多肽信息峰数量多于成年牛,但卵泡液中总蛋白数量少于成年牛,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犊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于成年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技术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1uxS)基因全长DNA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采用ExPAsy软件包预测了推导蛋白的特性,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建立了luxS三维结构,利用Swiss—PDBviewer软件进行了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分析。预测结果显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luxS推导蛋白包括保守的酶活性中心和锌结合位点,具有影响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因子调控等特性功能;经拉氏构象图(Ramachandranplot)分析,所构建的z眦s的空间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分别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与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嗜水气单胞菌pilin基因、温和气单胞菌zipA基因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在恒温条件下利用实时浊度仪对2组引物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酸染料颜色变化对扩增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显示,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地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6 fg·mL^-1和320 fg·mL^-1,是普通PCR方法的104倍和102倍;并能应用于已知临床样品检测。该研究建立的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间接ELISA的鲤血清CyHV-3 pORF65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 HV-3)囊膜蛋白ORF65基因全长1 785 bp,编码594个氨基酸。该研究在稀有密码子分析及信号肽与跨膜结构预测的基础上,将p ORF65中的N端信号肽与C端跨膜区段删除后进行密码子优化与基因合成,将合成的截短ORF65(truncated ORF65)插入p ET32a(+)载体,构建了p ET32a-trun ORF65;进一步采用DNAstar、ABCpred、Bepi Pred 1.0软件预测了p ORF65的5个B细胞表位优势区段,以合成的截短ORF65为模板,通过SOE-PCR将5个B细胞表位优势区段编码序列融合后插入p ET32a(+)载体,构建了p ET32a-mod ORF65。重组质粒分别转入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p ET32a-mod ORF65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56.4 k D。此外,利用r 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了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血清Ig M,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抗锦鲤Ig M多克隆抗体。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纯化的p ORF65作为包被抗原,鼠抗锦鲤Ig M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p EGFP-ORF65 DNA疫苗免疫锦鲤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抗生素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株及其超级细菌的出现,由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成熟是造成细菌感染的机制之一。自然界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淬灭密度感应系统,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被称为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近年来,群体感应抑制剂成为细菌抗感染药物开发的靶点,有必要对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种类、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从而治疗细菌感染。绝大多数原核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被认为是安全的。动物、豆类、传统的药用植物、海洋生物均能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些天然抑制剂可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和4(GPx1、GPx4)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GPx1基因全长993bp,5′非编码区(UTR)29bp,CDS573bp,3′UTR372bp,PolyA19bp;第803-898位碱基(位于3′UTR)形成1个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lenocysteine insertion sequence,SECIS),协助144-146位密码子TGA编码Sec。GPX4基因全长1048bp,5′UTR115bp,CDS561bp,3′UTR346bp,polyA26bp,第766-863位碱基(位于3′UTR)形成1个SECIS,协助299-301位密码子TGA编码Sec。GPx1包含190个氨基酸,分子量21.4kD,等电点8.04,第21位氨基酸具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GPx4包含186个氨基酸,分子量21.4kD,等电点8.85,第68位和153位氨基酸具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GPx1、GPx4均具有Sec、Trp、Gln和Asn构成的催化四联体。日本鳗鲡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GPx1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42.7%~60.2%,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56.4%~80.4%;GPx4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46.5%~60.2%,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59.9%~81.2%。进化分析显示,脊椎动物的GPx1、GPx4分别占据进化树的不同分支。利用Swiss-Model预测了日本鳗鲡GPx1、GPx4单体的3D模型,序列分析显示,GPx1可以形成1个同源四聚体。本研究在克隆日本鳗鲡β-actin基因部分CDS序列的基础上,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了日本鳗鲡GPx1、GPx4基因表达,比较了GPx1、GPx4在鳃、皮肤、肌肉、肝、脾、肾、肠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发现在鳗鲡的肠、肌肉、肝脏等组织中GPx1、GPx4明显表达,并且GPx1的表达量高于GPx4。  相似文献   
19.
从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koi)肾脏组织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了KHVORF59基因。该基因全长411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36个氨基酸,分子量14.3kDa,等电点(PI)6.91,有1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此研究克隆的KHVORF59基因第130位碱基由G突变为A,使其编码的第44位氨基酸由Ala突变为Thr。采用DNAStar程序,在综合分析二级结构柔性区、蛋白的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性指数的基础上,预测了KHVORF59蛋白主要B细胞表位,并将其区段的编码序列与KHVORF59完整编码序列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RF59S和pET32a-ORF59C,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pET32a-ORF59S可以高效表达,表达的截短KHVORF59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采用HisBindResin填料,层析纯化了该截短蛋白。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中草药对杂色鲍幼鲍血淋巴中几种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2种中草药按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进行配伍,形成5组复方中草药,分别编号为中草药1~5号。将以上中草药添加到杂色鲍幼鲍的人工配合饲料中,连续喂饲幼鲍,饲养47d后,测定幼鲍无细胞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茵酶(LSZ)活力。结果显示,所有添加中草药的sOD活力均比对照组降低,中草药1、5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ACP和LSZ活力,而对AKP则起到降低的作用;中草药3、4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LSZ活力,却降低幼鲍血淋巴的ACP和AKP活力,中草药2号对ACP、AKP和LSZ活力均有提高作用,具有较突出的促进杂色鲍幼鲍免疫酶活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