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47篇
  63篇
综合类   385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12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吴茱萸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吴茱萸叶绿素含量、光合日进程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吴茱萸较喜欢阴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光合速率上午快速上升到最大值后又逐步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吴茱萸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气孔导度(Cond)、二氧化碳浓度(CO2)呈正相关,与叶片温度(T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在古浪县引黄灌区进行了马铃薯最佳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马铃薯最大效益的最佳施肥量为氮(N)234.0kg/hm^2、磷(P2O5)111.8kg/hm^2、钾(K2O)134.9kg/hm^2,此时产量的预报值为46701.0kg/hm^2,最佳施肥量的N、P、K比例为1:0.48:0.58。  相似文献   
993.
以贵州中部地区近年主栽的10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轻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上开展田间原位小区试验,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镉(Cd)、铬(Cr)、铅(Pb)、镍(Ni)、铜(Cu)和锌(Zn)的吸收累积能力差异,并筛选出适宜贵州中部青黄泥田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水稻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根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田间异质性,且同一品种的重复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田间异质性;不同水稻品种糙米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累积具有显著性差异,参试水稻品种糙米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弱整体表现为Zn>Cd>Cr>Cu>Ni>Pb。水稻品种间对同一典型有害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存在显著差异,按照糙米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水稻品种划分为较高值类、中间值类和较低值类3个类别。10个水稻品种糙米综合污染指数(PZ)(0.94~3.34)介于无污染至重度污染之间,Cr为主要污染贡献者,其单项污染指数(Pi)在0.47~1.94之间。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在8 242.8~13 434.0 kg/hm2之间,平均产量为10 843.8 kg/hm2,极...  相似文献   
994.
黄花蒿叶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西野生黄花蒿的矿质元素含量,为建立黄花蒿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都安县、田林县、龙胜县、岑溪市和北海市各选1个种群采集黄花蒿叶片,测定黄花蒿叶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的含量。[结果]黄花蒿叶中含有丰富的P、K、Ca、Mg等大量元素和Fe、Mn、Zn等微量元素,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少。N、K、Ca、P、M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6、31.1、8.94、4.143、.02 g/kg,Fe、Mn、Sr、Zn、Ni、S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61、22.5、57.7、52.83、.600、.069 mg/kg。黄花蒿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u>Cr>Pb>As>Co>Cd>Hg。[结论]广西产中药材黄花蒿叶具有较高的矿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以研究“蒙饲燕1号”在不同生态类型区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变化为目的,进一步为该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蒙饲燕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刈割时期的饲草产量和品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地区中,巴彦淖尔市燕麦草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和钾含量最高,燕麦干草质量最好,为A型一级燕麦草;不同海拔高度中,花家夭村燕麦草鲜干比、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钾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燕麦干草质量最好,为A型二级燕麦草;不同刈割时期中,抽穗期鲜干比和粗蛋白含量最高,燕麦干草质量最好,为A型一级燕麦草。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刈割时期的“蒙饲燕1号”饲草产量和品质均存在差异,在推广过程中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96.
为明确ZnSO4与柠檬酸对辣椒的作用效果,以期为辣椒Cd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200μmol·L-1 ZnSO4、40μmol·L-1柠檬酸和二者复配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吸收转运Cd、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叶面喷施纯水相比,协同喷施200μmol·L-1 ZnSO4与40μmol·L-1柠檬酸(Zn200+CA40)处理显著降低了辣椒果实产量、可溶性糖与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辣椒碱含量变化不显著。供试辣椒品种青红元帅对土壤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不同部位Cd含量为主茎上叶>根>果实>叉茎上叶>叉茎≈主茎;不同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介于0.58~0.79 mg·kg-1;与叶面喷施纯水相比,Zn200+CA40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大量国内文献进行综述,来描述花海的概念及内涵,认为国内花海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探索。在归纳国内特色花海景观营造技术的基础上,寻找花海景观发展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当通过构建花卉旅游产品体系,赋予花海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提升花海景观的管护科技水平,充分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来促进花海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不同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小麦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土壤-磷肥-作物体系磷肥精准匹配及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砂姜黑土和红壤上设置不施磷(CK)、施用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FMP)、磷酸二铵(DAP)、重过磷酸钙(TSP)和聚磷酸铵(APP)6个处理,研究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磷库转化特征及其与植株体内磷素累积利用的关系。【结果】砂姜黑土施用磷肥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94%—662%,不同磷肥处理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为APP>TSP>DAP>FMP>SSP>CK处理。施用磷肥显著提升了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砂姜黑土中H2O-P和NaHCO3-Pi含量,降低Residual-P含量,其中H2O-P和NaHCO3-Pi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TSP和APP处理在小麦拔节期对NaHCO3-Pi含量提升幅度最大,分别较不施磷提升了41.0和36.0 mg·kg-1。红壤施用磷肥后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84%—791%,其中DAP和TS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磷肥处理,红壤中根际土壤NaHCO3-P...  相似文献   
999.
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 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玉米季免耕-小麦季免耕秸秆不还田(N);2)玉米季深耕-小麦季深耕秸秆不还田(D);3)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S);4)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季秸秆深耕还田(DS)。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壤深度(0~60 cm)总有机碳(TOC)、颗粒态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碳(KMnO4-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结合小麦-玉米的周年产量变化,以期获得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长期免耕措施(N),DS处理能够提高0~30 cm土层TOC、POC、MBC、KMnO4-C等组分含量和CPMI;而NS措施仅提高土壤表层(0~10 cm)TOC、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PMI;2)DS处理显著提升了小麦-玉米的周年生产力,其麦玉的周年产量均值分别比N、D和NS处理高出14.7%、12.9%和8.5%;3)MBC和KMnO4-C对于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都是较为敏感指示因子。总的来说,玉米季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深耕还田(DS)是改善沿淮地区砂姜黑土土壤碳库、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稻田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潜在污染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该文选择贵州省典型城市(都匀市)周边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稻田土壤和稻米样品各110个,测定土壤和稻米中Cd、Hg、As、Pb和Cr含量,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污染风险评价等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存在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与贵州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稻田土壤中Cd、Hg、As、Pb和Cr超标率分别为14.55%、40.00%、16.36%、22.72%和13.64%,主要以Hg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稻米中只存在3.64%Cd超标,Hg、As、Pb和Cr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定值(GB 2762-2017),说明当地居民食用稻米存在最大的潜在威胁为Cd污染稻米。稻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Cd、Hg、As和Pb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中Cd、Hg、As和Pb具有相同的来源,主要来源于当地铅锌矿冶炼、火电厂等污染点源排放的污染物;Cr与其他元素相关性不显著,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为自然来源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