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梁建根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849-1852
明确产嗜铁素菌株HZ-2的分类地位和其产嗜铁素的能力,能够为筛选有应用前景的有益菌提供依据。本研究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法,并结合脂肪酸分析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菌株HZ-2进行了鉴定;采用CAS定性法和定量法对该菌株的产嗜铁素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检测。由菌株HZ-2的表型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结果发现,菌株和恶臭假单孢菌的相近度最高,依据MIDI操作手册,脂肪酸分析也可以把菌株HZ-2成功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此外,菌株HZ-2与Pseudomonas putid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9%,由此可将其鉴定为Pseudomonas putida。菌株HZ-2在通用定性CAS平板检测中具有极快和极强的产圈特性,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嗜铁素的螯合圈。CAS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A/Ar值为0.049,该菌株产嗜铁素的能力属于极强的范围。本研究为以后发现和应用嗜铁素来防治土传、气传和采后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理论和实用基础,并促进其后续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记述了从浙江省和湖北省落叶树根围采集的隶属于长针线虫属的中国2新记录种——Longidorus pius和L.diadecturus,通过修订的LoofChen(1999)多岐检索表确认,其鉴定代码分别为A56-B4-C3-D1-E1-F3-G1-H1-I1和A4-B23-C5-D3-F2-G2-H1-I1。L.pius的主要形态学特征为:体长中等(4.7~6.3 mm),虫体前端明显变细,唇区圆滑,与体驱间无缢缩,齿针长(130~143μm),尾短而圆。L.diadecturus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体长较短(3.2~4.6 mm),齿针长(108~120μm),导环位置相对靠后(至唇端距离为33~38μm),唇区宽,阴门的位置相对靠前等。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来自中国的L.pius r DNA中ITS1区序列与来自马其顿的模式种L.pius群体相应序列(AM743178)处于同一进化枝中,置信度达99%;L.diadecturus与来自加拿大的模式种L.diadecturus群体相应序列(AF511416)处于同一进化枝中,置信度也达99%。另外,来自中国的L.diadecturus 28S区序列与模式种L.diadecturus的序列(AY601584)处于同一进化枝中,置信度达99%,而L.pius和L.raskii(AJ549983)、Longidorus sp.FDL-2011(FR775757)属于同一分枝。L.pius和L.diadecturus这2个种在中国均系首次报道,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及系统发育关系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73.
利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匀浆液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一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松材线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D3,经ELISA检测其特异性好、效价达到1∶5.12×105,抗体类型为IgG1亚类。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1D3 单克隆抗体株与松材线虫匀浆液有明显反应。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成功为准确地鉴定松材线虫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和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4.
松材线虫的PCR快速诊断研究①许建平1郑经武1王建伟2龚鸿飞1李德葆1(1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2杭州动植物检疫局,杭州310021PCRAsaytoDiagnosisandDetectionofBursaphelenchus...  相似文献   
75.
在2007-2008年的一项温室测验中,10株黄瓜幼苗内生真菌表现出了对南方根结线虫较好的防效,为了阐明其作用方式,用裂根试验设计研究了10个菌株诱导黄瓜产生根结线虫抗性的能力.同一植株的根系被分为彼此隔离的挑战根系和应答根系,镰刀菌Fusarium spp.菌株Fu234和Fu654、毛壳菌Chaetomium sp.菌株Ch1001、叶点霉Phyllosticta sp.菌株Ph511在挑战根系中接种后,应答根系中的线虫入侵总数显著降低,较对照分别降低了42.4%、35.7%、38.4%、23.6%(第1次测定)和63.6%、45.2%、51.0%、37.0%(重复测定),这4个菌株诱导了黄瓜对根结线虫入侵的抗性.同时,Fu234、Fu654、Ch1001和拟青霉Paecilomyces sp.菌株Pa972接种后应答根系中的卵与雌虫的比值显著减少,相比对照其比值分别降低了24.3%、37.7%、48.3%、21.2%(第1次测定)和21.6%、39.8%、30.0%、46.2%(重复测定),这4个菌株诱导了黄瓜对根结线虫繁殖的抗性.  相似文献   
76.
为了明确生防菌BH-2发酵液中的抑菌成分及其提取方法,采用管碟法,通过抑菌活性的测定,对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及其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BH-2发酵液中的抑菌作用大致分为活体的抑菌作用和和代谢活性物抑菌作用,且胞外的抗菌代谢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胞内不产生抑菌物质。此外,有机溶剂的萃取试验表明,代谢活性物质的极性较强;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和乙醇均不能使其沉淀;酸沉淀法基本上可以将其提取出来。这为该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7.
三种杀线虫剂对盆景上线虫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克线丹、阿维菌素和克线磷等3种杀线虫剂对盆景上线虫的防治效果.施用10%克线丹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1000倍和500倍液7天,30天和60天后,罗汉松、黄杨、紫竹等盆景中线虫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率,综合评价以500倍处理的减退率最大.由于该两种杀线虫剂为乳油采用浸盆景处理,可保证整个盆景内的所有根系及土壤均接触到杀线虫剂,从而有效地杀灭其中的植物外寄生线虫和腐生线虫,这方面要优于对照药剂10%克线磷颗粒剂在盆景根围的使用.  相似文献   
78.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致病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玉米弯抱霉叶斑病菌(Cuvrularia luanat(walk) Bode),近年来在河南对玉米的为害日趋严重,常导致叶片枯焦。  相似文献   
79.
设施栽培中蔬菜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的高速发展,诸多制约设施栽培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随之出现。蔬菜线虫病害问题是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其中以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的危害最为严重。根结线虫是植物根系定居性内寄生生物,因其广泛分布性和多寄生性,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原物。过去,该类病害的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并结合农业防治以及使用抗病品种等,但都有其局限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防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生物防治的各类生防因子的研究进展,并就影响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生物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植物线虫分子分类及鉴定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线虫系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生物之一,同一类群的线虫种间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种内群体因生态条件的差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同一种线虫因生理小种或致病型的差异对特定作物品种的危害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采取可靠的分类鉴定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定和鉴别植物线虫的种、生理小种或致病型是植物线虫病害防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