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篇
  2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CFX-2开放式呼吸测定系统对上海城区9种植物群落进行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结果表明: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明显季节变化,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9月,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有乔灌木较平稳,草坪呈单峰曲线的趋势;9种植物群落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的总体差异极为显著(P<0.01),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草坪最高,为5.51 molm-2s-1,是呼吸速率最低的紫荆Cercis sp.群落的2.76倍;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5 cm地温和10 cm地温均呈极显著指数相关(P<0.01),但地温Q10(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0 ℃,呼吸速率的相对变化)值高于气温,且5 cm和10 cm地温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土壤易变碳的大小顺序为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碳,但土壤呼吸速率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碳的影响较大;草坪群落二氧化碳的年释放量最大,达到了33.18 t hm-2a-1,是乔木林的1.95倍,是灌木丛的2.12倍。图3表6参30  相似文献   
52.
上海典型植物群落冬季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开放式呼吸测定系统研究了上海典型绿地13类植物群落的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的土壤呼吸存在差异,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变化趋势为草>乔>灌,其中黑麦草草坪的呼吸速率最高,为.1.903±0.311μmol·m-2·s-1.人为干扰或植物生长习性不同影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而影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环境因子主要有10 cm土温、5 cm土温、土壤有机质含量、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它们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0.389、0.328、0.137和0.135,结构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77.0%;其中10 cm土温是影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主导因子,它与土壤呼吸速率之间呈指数显著正相关.研究城市中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特征对指导城市绿化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3.
在调查研究工业区、交通区和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Cd和Hg含量的基础上.对其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在工业区和交通区绿地土壤中的平均含量接近,均约为国家环境质量背景标准值的2倍,但在公园绿地土壤中没有明显的积累现象;与Cd不同的是重金属Hg在3种不同功能区中均有明显的积累现象.尤其是公园土壤中重金属Hg的含量为国家背景值的4倍。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对2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表明,工业区、交通区、公园绿地土壤中Hg的重度污染分别占28%、25%和50%,Cd的重度污染则分别占30.0%、37.5%和0%。通过种子发芽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得知.重金属对植物造成影响有一临界值,其含量只有超过该临界值才能对植物造成毒害,小于其临界值时对植物的影响不明显,但关于该临界值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旨在月季中建立高效、快速的VIGS实验技术体系,以期能够改进VIGS技术体系在月季等木本植物表达效率低等缺陷。采用RT-PCR方法进行月季RhPDS 基因片段的克隆,在以pTRV2 为原载体,采用双酶切的方法构建了pTRV2-RhPDS 重组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后,通过电击法转化农杆菌GV3101,并分别采用高压喷枪法对月季植株进行侵染、采用真空渗透法对扦插苗以及组培苗进行侵染。采用qRT-PCR方法分析RhPDS 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载体pTRV2-RhPDS,经双酶切验证,显示条带单一清晰,符合预期目标。在侵染方法和材料上,采用真空渗透法侵染组培苗是最为快速、高效的方式。该试验获得了较为高效、快速VIGS 技术体系,提高了VIGS 技术体系在月季上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55.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 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条件下,以武运粳21(粳稻)和两优培九(杂交稻)两个耐性不同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乙醇酸氧化酶(GO)、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三种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67天,促进了GO、PPO和AAO的活性,武运粳21 升高的幅度大于两优培九;在处理79天,臭氧胁迫抑制了水稻叶片GO、PPO和AAO的活性,品种间比较,武运粳21三种酶降低的幅度小于两优培九。试验结果说明,武运粳21在通过提高三种酶的活力而进行较强的呼吸作用,起到耗散过剩光能并保护光合器官的作用,从而缓解臭氧对光合器官的损害缓解臭氧对水稻叶片造成的伤害,因此武运粳21比两优培九对臭氧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56.
城市有机废弃物对城市绿地土壤生态功能的维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阐明城市绿地土壤具有提供植物生长载体、维护城市物质和能量循环、涵养城市水源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绿地土壤普遍存在压实严重、通气性差、营养贫瘠和污染严重等现状。并根据城市绿地土壤生态功能的维护可与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相结合的原理,介绍了城市有机废弃物(包括城市污泥、矿化垃圾和绿化植物废弃物)有效利用能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和提高雨水渗透能力等重要作用。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应从加强政策扶持、制定技术指南和加强协调管理等3个方面,促进城市有机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参49  相似文献   
57.
为筛选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的甘薯品种和栽植密度,选取10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产量有所不同,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徐薯32、烟25推荐作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品种,适宜密度分别4000株/亩、4500株/亩和3500株/亩;兼用型品种推荐选用商薯19,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该研究为洛阳市甘薯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8.
奶牛场做为一个以母牛饲养及生产原奶为主体的经营场所,具有投入大、占地多、风险高、效益低、回收成本周期长等特点。本文主要从8个方面来探讨奶牛场的重要因素,希望能为从事奶牛事业的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
典型新建绿地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典型新建绿地上海辰山植物园为案例,对其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土壤改良力度较大的月季园外,辰山植物园普遍存在土壤容重大、非毛管孔隙度小、渗透性差、质地粘重等缺陷;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能较好地拟合Gardner模型θ=AS-B,并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土壤水吸力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供水能力即有效水含量大小关系为灌木地>乔木地>草地>裸地>竹林地;土壤含砂量低和机械或人为践踏引起的严重压实分别是引起辰山植物园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主要内因和外因,而土壤渗透性差和有效含水量低导致辰山植物园土壤易积水和植物不耐干旱。建议将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和入渗率,尤其是后者作为评价城市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应从减少压实、多施有机基质和多种乔、灌木植被等方式改善城市绿地土壤物理的性质和水分特性。  相似文献   
60.
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的出现和基因分型技术平台的发展使在猪上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成为现实。本研究以大白猪(Sus scrofa)×民猪(S.scrofa)F2设计资源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公司猪SNP60K分型芯片技术,开展胴体瘦肉量(LMW)GWAS研究,寻找与瘦肉量相关的遗传变异。所有F2代个体在达到(240±7)d日龄时进行屠宰测定。对分型后的355头F2个体,采用基于混合模型及回归的快速全基因组关联及基因组控制法(GRAMMAR-GC)方法进行GWAS分析,结果获得14个在染色体水平与瘦肉量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9.63e-06,SSC1;P<2.37e-05,SSC2;P<1.56e-05,SSC14)。其中2个SNP位点ALGA0010777和ALGA0010788分别位于1号染色体上285030256和285276856bp处;10个SNP位点都位于猪2号染色体末端,可能与已发现的瘦肉量基因突变位点IGF2-intron3-G3072A紧密连锁;2个SNP位点ASGA0065444和ASGA0065455位于14号染色体上99627980和100078535bp处。本研究为猪的瘦肉量性状提供了显著关联SNP位点,预测了新的候选基因。初步阐释了中外猪种瘦肉量性状巨大差异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