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提高牦牛乳硬质干酪的风味及品质,试验以水分、pH值、NaCl含量、总氮、pH4.6可溶性氮、12%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成熟条件对牦牛乳硬质干酪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牦牛乳硬质干酪中的水分含量由58.23%降到53.65%,成熟前后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pH值先下降后升高,从最初的4.86升高至5.01,但成熟温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NaCl含量在成熟前期增加显著,成熟后期趋于平缓,15℃成熟的干酪的NaCl含量较新鲜干酪高0.67%;总氮含量在成熟期间由26.23%增加到32.95%,受成熟时间的影响较大,成熟温度影响较小;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pH4.6可溶性氮含量显著增加,15℃成熟3个月的干酪pH4.6可溶性氮含量比新鲜干酪高12.19%;12%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受成熟时间及成熟温度影响显著,其含量从新鲜干酪的1.43%升高到成熟干酪时的10.42%;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游离氨基酸含量整体增加,成熟温度对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2.
以黄蒿籽为原料采用盐析方法提取植物胶,研究了多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L9(3)4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Al2(SO4)3用量为滤液的1/10mL,盐析pH值6.0,脱盐pH值2.5,脱盐时间60min。同时还分析测定了浓度、温度以及常见金属离子对黄蒿籽胶黏度的影响,并且与8种增稠剂黏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蒿籽胶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桑枝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试验以新鲜的桑枝叶为原料,对不同微生物组合青贮桑枝叶的发酵品质进行研究,试验分3个组,自然发酵组(对照组)、自备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Ⅰ)、商品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Ⅱ),每组设3个重复。30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Ⅱ的CP含量差异显著(P0.05);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pH相比,试验组Ⅰ、Ⅱ均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酸、丁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氨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最终得出,添加米曲霉(XMS01)、植物乳杆菌(XMS02)、植物乳杆菌(XMS03)、枯草芽孢杆菌等可提高桑枝叶青贮CP、乳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改善桑枝叶青贮的品质。  相似文献   
34.
通过加工蛋黄酱,较为详细地分析和解释了卵磷脂对食品乳化作用的机理,肯定了卵磷脂和蛋黄在生产乳化食品中的作用与方法,指出了影响乳化食品稳定性的几个因素。本文还列举了加工半流态蛋黄酱的基本配方、工艺流程及成品的有关指标,可为今后生产蛋黄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大×长二元杂与桂科猪的肥育、屠宰性能及其肉品特性,为养殖户选择饲养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体重约55.0kg的大×长二元杂、桂科猪仔猪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9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条件下饲养2个月后,比较两者的肥育、屠宰性能及肉品特性.[结果]桂科猪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7.67±3.06和0.68±0.10kg,比大×长二元杂显著降低7.8%和2.5%(P<0.05,下同).两品种猪的屠宰率无明显差异,大×长二元杂的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为91.66±1.15 cm、56.61±4.73 cm2和(68.01±2.63)%,分别比桂科猪显著提高了9.68%、89.39%和41.42%.桂科猪背膘厚和脂肪率为4.02±.0.53 cm和(30.28±1.09)%,分别比大×长二元杂显著提高了42.53%和52.04%.两个品种的pH、肉色、剪切力、系水力等主要肉品性状及肉中主要风味前体物如肌苷酸、风味氨基酸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长二元杂的眼肌粗蛋白比桂科猪显著提高10.80%,但桂科猪的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较大×长二元杂显著提高了56.79%和8.86%.[结论]虽然桂科猪的肥育和产肉性能不及大×长二元杂,但其肉品风味优于大×长二元杂.  相似文献   
36.
姜汁奶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汁奶是以乳、姜汁、白砂糖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即食性凝固乳饮料。将榨取的姜汁加入60℃的杀菌乳中,则姜汁中所含的生姜蛋白酶使牛奶成凝固状,则姜汁凝乳在鲜奶清香味的基础上,略带姜汁的辛辣,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酸奶的乳制品。  相似文献   
37.
鲜蛋的糖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四种鲜蛋的全蛋、蛋清、蛋黄的蛋液分别进行分析测定,较详细地说明了各种鲜蛋及其在不同部位糖分的准确含量。本试验还对蒽酮法测定的较佳操作条件进行了探讨,可作为蛋和蛋制品以及高蛋白食品糖分测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
以烟薯25为试验材料,设置甘薯盆栽试验,添加不同配比的黑水虻虫沙和菌糠混合土对甘薯产量与品质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栽植甘薯土壤性状及营养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0%土+20%虫沙+20%菌糠处理下,甘薯的结薯数、单薯重、分枝数、叶绿素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土壤孔隙度、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黑水虻虫沙可以作为有机肥去使用,并且对作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考虑,选择60%土+20%虫沙+20%菌糠效果最佳,在各方面都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9.
【目的】明确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青贮甘蔗尾叶在山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2只平均体重24.5 kg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K)及3个试验组(T1~T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CK组饲喂自然青贮甘蔗尾叶的全混合日粮(TMR),T1组饲喂经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及鼠李糖乳杆菌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T2组饲喂经黑曲霉、枯草芽胞杆菌及米曲霉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T3组饲喂经枯草芽胞杆菌和乳酸片球菌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饲喂结束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努比亚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从4个处理组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最终获得的OUT数量排序为T3组(1637个)> T2组(1603个)> CK组(1576个)> T1组(1560个);各处理组间的Chao1指数排序为T3组> T2组> T1组> CK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下同);Shannon指数排序为T3组> T2组> T1组> CK组,其中T3组显著高于CK组和T1组(P< 0.05,下同);Simpson指数排序为T1组> CK组> T2组> T3组,各组间差异也不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的绝对优势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为57.50%~65.40%,以T1组的相对丰度最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14.39%~24.38%,T3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也表现为T3组的相对丰度最高。在属分类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1)是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的绝对优势菌属,其对应的相对丰度排序为T3组> T1组> T2组> CK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未知属f型拟杆菌目RF16菌(Bacteroidales RF16 group_norank)、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均表现为T3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结论】经枯草芽孢杆菌+乳酸片球菌处理的甘蔗尾叶青贮效果最佳,以其饲喂努比亚山羊可增加瘤胃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水平,进而提高努比亚山羊瘤胃降解粗纤维的能力及机体对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40.
以水为溶剂从油葵籽皮中提取紫红色素,并用721–3型分光光度计对该色素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及不同介质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此色素是水溶性色素,在酸性、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但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强碱条件及一些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