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云南滇西的保山坝种植水稻8000~8500hm2,素有滇西粮仓之称。1973年全坝子水稻平均单产为402.5kg/667m2 ,1980年为519kg/667m2,1983年增至617kg/667m2。20世纪80年代来 ,保山坝每年均有12t/hm2的田块出现 ,但是由于过去只重视品种而轻栽培 ,待发现12t/hm2 的田块以后才去总结 ,有些措施和经验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科学地、系统地摸清保山坝优质高产栽培的具体措施 ,2001年我们在坝区内板桥镇沙登村村民杨朝金0.1hm2承包田上进行了优质粳…  相似文献   
162.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植株株高,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2)喷施矮壮素和打顶措施能增加藜麦单株叶面积,分别较CK高18.2%和9.7%,缩节胺处理抑制植株叶面积的增长,较CK处理降低12.1%。化控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矮壮素效果最佳;3)打顶能显著促进一级分枝数的增加,但侧枝折断率较高,喷施矮壮素显著降低一级分枝数和侧枝折断率;喷施化控剂能促进植株茎秆增粗,且金得乐和缩节胺处理茎秆增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4)化控处理显著增加单株籽粒重和产量,以矮壮素处理下产量最高,较对照高114.7%;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打顶措施能显著提高藜麦千粒重。因此,喷施矮壮素能够显著控制株高,降低侧枝折断率,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可作为藜麦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163.
为推广应用抗旱丰产型小麦品种,解决北京市农业用供水不足的问题,采用种子萌发期、苗期和全生育期干旱胁迫3种方法,分别对北京地区11个小麦主栽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将抗旱级别HR、R、MR、S和HS分别赋值5、4、3、2、1,并分别给予3种鉴定方法下的抗旱结果以20%、10%和70%的权重,计算出综合抗旱指数,同时结合籽粒产量,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综合抗旱指数在3.0以上、抗旱性优于或等于对照农大212的品种有农大3486、京麦8号、中麦415、农大5181、中麦175。结合胁迫后各品种的产量表现,农大3486、农大5181可作为北京地区抗旱丰产冬小麦首选品种,京麦8号可作为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4.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sulfated Hericiumerinaceusβ-glucan-chitosan nanoparticles,DS-CSNPs),以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DS-CS NPs的制备工艺,并评价最佳工艺条件下纳米颗粒的粒径、形态以及体外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sulfated H. erinaceus β-glucan, DS)质量浓度为1mg·mL-1,搅拌速度为800 r·min-1,壳聚糖(chitosan, CS)初始pH为4,DS-CS NPs的粒径为128.41 nm,且分布较窄。与DS相比,DS-CS NPs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同时,DS-CS NPs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以及促炎因子TNF-α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具有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65.
2015—2020年,对藜麦菜的设施栽培方法、品种筛选、营养品质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设施栽培技术规范,在北京示范应用3.67 hm2,周年生产的效益平均为53.78万元·hm-2。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的藜麦菜高蛋白、高能量,零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比低,且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2、钾、镁,低钠,零胆固醇,温室直播方式平均产量1.12 kg·m-2,从甘肃引进的品种GS-4产量最高,达15.1 t·hm-2,口感较好。北京藜麦菜设施栽培技术在示范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政府扶持力度、高端消费方式探索、自主选育品种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6.
<正>糖原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糖原是动物肌肉及肝脏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糖原含量及其变化是动物性食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研究显示,水产动物养殖过程、水产品储运、育肥方式、加工过程等,均对糖原的含量、储存、动用以及转运等产生影响,糖原含量是贝类水产品口感品质的重要指标[2-7]。其次,糖原的含量还可用于评估贝类生理状况[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