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认为温敏核不育水稻对温度反应存在两个临界温度。在连续高温条件下诱导由不育转向可育的临界温度CLT在连续低温条件下诱导由可育转向不育的临界温度CHT,存在三个敏感期,即强敏感期P1,弱敏感期P2和微敏感期P3选育温敏核不育系的主要指标应该是CLT合适,P1在3天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武小金,张克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自从1926年Jones首先报道水稻杂种优势以后,日本、印度、美国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一些科学家也建议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66年日本学者新城长有用印度...  相似文献   
13.
深优1029系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深95A与自育强恢复系R1029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晚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3031)。介绍了该组合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认为水稻中可能存在对某些特定环境条件敏感的选择致死基因,如果将其转育到光温敏核不育系,而将其对应的显性基因转育到其恢复系中,制种时若于敏感期遇到了异常低温,光温敏核不育系将会出现育性反复,而产生一定比例的自交结实种子,此时,即可利用这一种定的环境条件处理,不育系自交种子因具备纯合隐性选择致死基因而死亡,杂交种子因为是杂合体,帮能正常存活。如此即可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还提出了筛选和利用隐性药剂选择致  相似文献   
15.
16.
应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邀请 ,2 0 0 3年 4月 1 8— 2 3日 ,袁隆平院士一行 4人访问了菲律宾。访问期间 ,袁院士受到菲律宾各界的热烈欢迎。 4月 1 9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热情接待了袁院士 ,并为他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感谢他为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 ,解决菲律宾粮食安全问题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当晚 ,又在菲律宾旅游圣地碧瑶市的总统行宫为袁院士举行欢迎晚宴。参加新闻发布会和欢迎晚宴的有菲农业部长和 3位国会议员。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菲律宾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菲律宾Sterling公司合作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SL …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发现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诱导安农S-1和W6154S可育需要三天以上的低温,其对低温的敏感期是在叶枕距-0.5cm至-1cm之间。在可育期和育性转换期,安农S-1和W6154S的开花习性与正常品种相似,而在不育期,则开花分散,开花高峰推迟。当温度由高降低,不育系由不育逐步转向可育时,花粉数量,花药颜色及花药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两系法制种和繁殖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蒸煮食味品质是衡量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除了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以外,人们对米粒的延伸性也有所要求。一般来说,延伸性比较好的品种较受欢迎。关于米粒延伸性的遗传研究,只有国际水稻所和印度学者Sood,B.C等做过。他们都认为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但是,Sood认为是非加性效应为主。国内关于米粒延伸  相似文献   
20.
一种水稻全包穗突变体的发现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恢复系T893群体中得到一全包穗突变体,通过鉴定与分析,探讨水稻全包穗性状的遗传基础与生理机制,发掘水稻新的功能基因;对全包穗突变体的农艺特性、遗传基础、幼穗分化Ⅳ-Ⅷ期茎秆激素含量及对赤霉素敏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突变体具有全包穗特性,并表现茎秆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每穗颖花数减少,花粉育性部分降低;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包穗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突变体与T893茎秆内源激素含量比较:突变体幼穗分化Ⅵ期、Ⅷ期时的GA4含量较野生型低,ABA含量高,IAA和Z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幼穗分化末期突变体对赤霉素反应钝感;初步研究表明,突变体的产生与水稻茎秆内源激素合成及代谢途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