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有关氮(N)∶磷(P)供给比例对苗木P吸收和利用影响的研地究仍存在盲点.选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播种苗作为材料,对比了1∶3、1∶2、1∶1、2∶1、3∶1五个N∶P供给比例对温室条件下苗木生长、针叶和根系中P的含量以及P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另设试验对比了分别以NH4+-N和NO3--N为N源情况下5个N∶P比例对P吸收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N∶P比例的增加根系有变粗和变长的趋势且根系生物量分配逐渐提高(P=0.0027);2)1∶2比例下叶片P浓度较2∶1和3∶1比例分别提高37%和45% (P=0.0187),但是P利用率却分别下降了84%和37% (P=0.0008),并且P吸收效率分别下降了48%和62% (P=0.0004);3)NH4+-N环境中,随着N浓度提高,P吸收速率呈线性上升(R2=0.908),而在NO3--N环境中P吸收速率和N∶P比例间无相关关系(R2 =0.005).前者和后者环境中Vmax值分别为0.89和0.60 mmol/h/gFM,Km值分别为0.15和0.03 mmol/L.综上:如在N、P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欲提高长白落叶松苗木对P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可考虑适当控制N的硝化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N∶P供给比例.  相似文献   
22.
采用经典盆栽称重法,结合自动气象监控装置的24 h连续观测数据,研究4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能源树种黄连木1年生苗单株的耗水规律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其耗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黄连木苗的耗水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耗水量从7月初开始逐渐上升,到8月份达到最高峰,9月份开始下降直至10月底试验结束;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苗木的耗水量依次减少,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苗木耗水受环境因子综合影响,其与光照强度、空气温度、湿度等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并以此建立环境参数预测苗木耗水量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3.
森林动态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广泛应用的6种森林动态计算机模型:森林收获模型、生态林窗模型、生态分室模型、过程模型、植被分布模型和混合模型。在介绍每种森林动态模型时, 分别选取几个典型的计算机模拟模型, 来评述每种森林动态模型的优缺点,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今后森林动态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25.
研究不同土壤供水条件下黄连木幼苗生长及其耗水规律,可为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黄连木能源林节水育苗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了4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梯度,分析各供水梯度下苗木生长变化及其耗水特征。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差异显著,过高或过低土壤水分含量会降低苗木的茎根比;苗木耗水日进程在生长季各月多呈单峰曲线,4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最大耗水月均在8月份,苗木的月耗水量、总耗水量、平均日耗水量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并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及耗水特性认为: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5%时,能够实现能源林苗木壮苗的定向培育目标,同时又能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6.
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地区71块栓皮栎天然次生林标准地和58株平均优势木解析木的514对树高-年龄数据作为编表材料,从12个数学模型中选定lgH=-0.205 9+0.770 01gA作为导向曲线,基准年龄为50年,指数级距为2 m,运用标准差调整法导出7~17m6条地位指数曲线,最终得到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相关系数检验、拟合显著性检验和预报精度检验表明:所编地位指数表精度较高,可用于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7.
城市林业可以概括为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生态系统中树木和森林的事业。3S技术(RS,GIS,GPS)凭借实时、高效、低劳力、智能化的特点,在城市林业中的应用日益普遍。文中从国内外城市森林资源调查、景观格局规划、健康状况动态监测、生态价值评估4个方面对3S技术在城市林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3S技术在城市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国内存在着数据收集成本高及来源少、成果共享不足、公众服务信息网络不健全等问题,使其在城市林业中的高效应用较国外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8.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校园绿化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了每项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包含了基础指标、绿化质量指标、绿化结构指标、景观效益指标等4个准则层和13项指标。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林业大学进行实际评价,结果表明,北京林业大学的绿化效果综合评价总分为84.34分,绿化效果等级为"优"。该指标体系的提出和实际应用,为大学校园的绿化效果提供了科学的分析评价依据,对今后的校园绿地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红花玉兰根系为肉质根,对水分极为敏感,本文对红花玉兰苗木进行水淹胁迫试验,探讨水淹环境对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确定红花玉兰栽植适合生长的水环境及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红花玉兰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水淹方法,设置对照(CK)、水淹4 d(W4)、7 d(W7)、11 d(W11)和15 d(W15)共5个处理,并分别在水淹第1、4、7、11、15天以及胁迫解除后的第2天(R2)、5天(R5)、8天(R8)天测定红花玉兰苗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红花玉兰苗木对水淹胁迫的响应及其水淹胁迫后的自我恢复能力。结果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增长:W4、W7、W11植株存活率分别降低至95.00%、70.00%、60.00%,W15苗木在解除胁迫2 d后,全部死亡;苗高和地径的增长量呈下降趋势,W11苗木胁迫解除后生长恢复基本停滞;光和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W11、W15与CK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Pn的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W11、W15的Gs与CK差异显著;蒸腾速率除W4外均与CK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下MDA含量均与CK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除W4外均与CK差异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表现为先增加而后降低,W11和W15处理下的SOD和POD均与CK差异显著,CAT活性除W4外均与CK差异显著。结论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增长,红花玉兰苗木生长和生理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在水淹胁迫解除后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且胁迫时间越短恢复能力越强。水淹胁迫持续到11 d左右,基本上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耐涝潜力。当水淹胁迫持续至15 d时,超过了植株自身的调节能力,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30.
毛白杨幼林细根对梯度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毛白杨细根对土壤水分的短期响应,充分了解其根系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策略,并为其人工林水分管理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栽植砂壤土的2年生毛白杨林分中,设置3个灌溉处理:充分灌溉(FI)、控水灌溉(CI)和对照(CK)。灌溉2个月后,在各处理林分中采用根钻法进行取样,得到不同处理、深度和水平距离的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数据。【结果】垂直方向上,各处理间细根生物量密度(FRBD)在任一土层内均无显著差异(P0. 05);在各处理间浅土层水分差异较大的区域和整个根区内,细根分布深度表现出CK CI FI的特点,该规律在水分差异较小的区域未出现;水平方向上,CK处理下的FRBD呈现出明显的随距树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该趋势在FI和CI处理中较弱;除水平距树30 cm处CK处理的FRBD显著大于FI和CI外(P0. 05),其余距离处各处理间FRBD差异均不显著(P0. 05);细根分布表现出距树越远垂直分布越浅的特点;灌溉处理下,细根在滴头两侧的浅土层中大量聚集,对照处理下细根则大量聚集在靠近树体的深土层中; 0~50 cm的任意土层内,各处理间细根形态指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 0. 05);林木平均生长空间内整个根区的细根总量表现出CK FI CI的特点。【结论】当浅土层存在短期水分差异时,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毛白杨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逐渐加深,同时向靠近树体的方向聚集;毛白杨通过调节细根分布而非浅土层内细根形态以适应水分胁迫;就细根总量而言,毛白杨会采取先小幅降低,后显著升高的调节策略。在旱季对毛白杨幼林进行灌溉时,建议采用较高频率的充分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