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叙述了豆秆黑潜蝇危害大豆后的外部特征,以及虫害的特征特性,以便豆农准确、及时进行防治,并介绍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指标和防治方法,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2.
关于提高大豆杂交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个母本、10个父本、11个杂交日期、59个杂交时间对大豆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本对杂交结实率影响显著,J4032、齐黄26作母本容易获得杂种后代;不同父本对杂交结实率影响极显著,Avery、G3005作父本容易获得杂种后代;不同杂交日期对杂交结实率影响极显著;不同时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影响大豆杂交结实率的因素多样而且复杂,需要后续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在晋南复播条件下油葵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及相关程度,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支持,对15个油葵杂交种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及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盘粒数、单盘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倒伏率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单盘粒数和单盘粒重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产量,茎粗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产量,株高和倒伏率通过综合效应影响产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随株高和单盘粒数的增加,产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株高172.1~176.8cm,单盘粒数1352~1428粒时,产量达到最大值。故此认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通过对单盘粒重、单盘粒数等一些直观的性状的选育达到选育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对山西省1993—2009年审定的31个大豆品种分布局域、产量、品质和亲本来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大豆资源丰富,大豆育种在2000年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三个生态区都有品种育成,育成品种数量增多,高油品种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5.
晋豆36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临汾市尧都区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简要介绍晋豆36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6.
硒肥对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黑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大田生态模式下,基施或叶面喷施硒肥对夏播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硒肥处理临黑2号的产量均显著增加,农艺性状变化规律不明显;基施硒肥临黑2号籽粒硒含量没有变化,叶面喷施硒肥籽粒硒含量显著增加;增施硒肥临黑2号籽粒蛋白质和蛋脂总含量显著增加,但脂肪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7.
晋南夏播油葵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弄清在晋南复播条件下油葵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及相关程度,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支持,对15个油葵杂交种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及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盘粒数、单盘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倒伏率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单盘粒数和单盘粒重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产量,茎粗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产量,株高和倒伏率通过综合效应影响产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随株高和单盘粒数的增加,产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株高172.1~176.8 cm,单盘粒数1352~1428粒时,产量达到最大值。故此认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通过对单盘粒重、单盘粒数等一些直观的性状的选育达到选育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选用农家种改良过的6个食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4个优良的分枝型恢复系为亲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成24个F1杂种,研究了9个主要经济性状,即株高、茎粗、生育期、盘径、单盘总粒数、单盘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单株产量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1)不育系中有8个性状,恢复系中有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4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株高、茎粗、生育期、盘径、百粒重等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单盘总粒数、单盘实粒数、结实率、及单株产量等4个性状则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3)从GCA分析看,参试的不育系以A6最为理想,A2次之;恢复系则以C3最为理想。从SCA分析看,组合A2C1单株产量效应值最高;(4)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大部分经济性状存在杂种优势,甚至相当一部分存在超亲优势,并且这些优势都是可利用的,F1多倾向于早熟、粗壮、高杆、大盘、多粒亲本。  相似文献   
29.
通过2 a田间试验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对2018年晋南夏播大豆发生"症青"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地块相同管理模式下,5个品种2017年表现正常,2018年发生"症青"现象,减产严重,造成"症青"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开花结荚期持续高温。今后应针对性筛选花荚期耐高温大豆品种,改良种质资源,提高复播大豆的产量和面积。  相似文献   
30.
大豆新品种晋豆3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豆3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晋豆11为母本,埂84为父本杂交育成,2005年-2007年参加省晚熟组大豆区试,2007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表现很好。2008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简要介绍晋豆37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