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6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无机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作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体外生物测定方法检测碳酸氢铵、硫酸铜和氯化铁在供试浓度下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J2)存活的影响,以及药剂对其运动行为、个体发育、呼吸及体液外渗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在LC90浓度下使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50% 致死时间不超过10.14 h,90%致死时间不超过22.66 h,离体条件下均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存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了其运动行为,使其体长缩短、透明尾变长。并且,药剂处理均降低了线虫的呼吸作用,线虫悬浮液的电导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室内离体测定方法,测试了15种有机酸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2龄幼虫致死率和卵孵化抑制率。结果表明,甲酸和丙酸对2龄幼虫和卵的生物活性最高,明显优于其他供试有机酸,但是活性低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对生物活性结果及有机酸化学结构进行比对发现,小分子量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较高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3.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理论与实践教学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提出利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的精华,在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与人合作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4.
一个与大豆黄色种皮相关的RAPD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SA法对11个黑色种皮的大豆品种和12个黄色种皮的大豆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供试的100个随机引物有66个产生了RAPD扩增产物,其中产生RAPD多态性的随机引物有15个.在所产生的扩增产物中,获得了一个与大豆种皮色相关的特异DNA片段S79500.同时,采用该标记对辽豆10号×PI437654杂交后代种皮颜色有分化的群体和黄、青、黑、褐色种皮的大豆进行检测,经验证这个RAPD标记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辅助选育优良的黄色种皮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采用菌虫杀灭剂直接在蔬菜保护地中薰蒸土壤法杀灭土壤中有害微生物,以60g/m ̄2的菌虫杀灭剂药量处理3天,基本杀死有害细菌、真菌、放线菌及线虫等。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蔬菜保护地的病源菌。  相似文献   
146.
根结线虫可引起作物发生严重的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持续控制此类病害的有效措施。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多株杀线虫活性的芽胞杆菌和根瘤菌,本研究将解淀粉芽胞杆菌Sneb709与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进行共培养后发现,共培养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2活性显著提高,因此本文利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更好的生防效果。以J2的校正死亡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最陡爬坡法和响应面法设计并优化共培养菌株的发酵液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确定共培养发酵液的最适培养基成分为:山梨糖1.98 g/L、黄豆粉1.06 g/L、花生饼粉2.08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4℃、初始pH 6.49、装液量103.15 mL。使用优化条件对两个菌株进行共培养后,其发酵液对J2的毒杀活性显著提高,提升至84.17%,使用发酵罐验证,共培养发酵液的毒杀活性提升了24.72%。该结果为共培养菌株有效的活性产物分离提取等后续研究及杀线虫生防菌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 ZDD2315)为父本,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辽豆15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将杂交后代分为抗池和感池。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大豆根系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杂交后代根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池、感池分别有367,372个蛋白点在银染的2-D胶上分离,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software对2-D胶分析后,以感池为参考胶,抗池有6个蛋白点特异表达,13个蛋白点的含量上调2倍以上,4个蛋白点的含量下调2倍以上,感池有4个蛋白点特异表达。对以上27个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6个蛋白点,11个蛋白点因匹配率太低未得到鉴定。  相似文献   
148.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病害是大豆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对世界大豆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采用根染色法和常规土壤线虫分类鉴定技术研究了连作和轮作两种耕作方式下大豆胞囊线虫群体数量和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使大豆田土壤中胞囊和根系上各龄期胞囊线虫数量显著增加(95.6→335.5),而轮作积累很少(10.3→31.8),感病品种中J2的侵入数量决定了大豆胞囊线虫形成胞囊的数量(22.8→95.6,129.4→335.5)。玉米-玉米-大豆的轮作方式使胞囊积累最少(10.3)。轮作大豆田土壤线虫总数高于连作,主要由于轮作大豆田土壤线虫的优势属Helicotylenchus和优势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线虫PP的相对丰度高于连作,但大豆胞囊线虫的相对丰度正相反,连作(33.65%)高于轮作(0.91%),说明Heterodera glycines可以作为土壤线虫的关键属种用以指示土壤发病的严重程度。研究中重要的优势属和关键属种cp值均为3,说明其繁殖和抗干扰能力比较强。研究证明土壤线虫优势营养类群、优势属种和关键属种可以有效地指示农业土壤健康状况和大豆田的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描述了采自海南省三亚市葱(Allium tistulosum)上的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该种雌虫的会阴花纹多为上下长的卵圆形;线纹细弱,通常平滑连续,但在局部区域骤然出现将线纹截断的短线纹;侧区不明显;侧尾腺口小,相隔很近。雄虫的头冠与头区等宽,头区很低、光滑或有2条不明显的环纹。二龄幼虫的尾相当长,尾透明末端的界限通常明显,尾端细长,末端呈细棍棒状。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在中国属首次报道,其寄主葱及其所属的百合科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寄主植物的新纪录种和新纪录科。  相似文献   
150.
沈阳地区温室番茄发生白粉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由专性寄生菌白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栽培番茄对这种真菌病害具有极高的易感性,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大敌.番茄白粉病已对欧洲温室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些年在中国保护地番茄栽培中也开始发生.我国南方番茄白粉病有蔓延的趋势,但在北方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