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6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与日光土壤消毒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传病害一直是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保护地蔬菜常年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原菌的积累,其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保护地蔬菜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2.
辽宁木霉菌物种多样性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段玉玺  吕国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193-4195,4198
初步报道从辽宁不同地域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森林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共计12种,其中长孢木霉是中国新记录种,卷曲木霉和粗壮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从形态学上给出了分种检索表,探讨形态学特征在木霉菌分类鉴定中的作用,认为木霉菌的形态学分类鉴定仍是目前对木霉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的有效方法。初步分析木霉菌在辽宁的自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辽宁东部山区木霉菌资源最丰富,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木霉菌在有机质丰富、环境潮湿的森林表层土壤中分布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33.
Snea253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防放线菌Snea253菌株发酵液为主,配合其它微生物菌株制备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于播种后30~35 d计数大豆根外胞囊数量、土壤中胞囊数量和根内线虫数量,研究了Snea253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A(复配菌株Snea253+Sneb207+元素组合+助剂)在康平和大庆...  相似文献   
34.
为使菊花白锈病的抗性鉴定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本文将目测观察与显微镜检方法相结合,制定了菊花白锈病6级抗性鉴定标准,并优化了人工离体接种方法。结果表明,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均可用于菊花白锈病的离体鉴定;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优于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是最佳的人工离体接种鉴定方法。该优化方法是评价菊花白锈病抗性的既安全又简单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35.
在半干旱地区的盐池县,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汤柴盆栽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m)、蒸腾速率(Tr)、水分利剧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下3种灌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3种灌木在沙区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表明:柽柳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6%、小叶锦鸡儿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4%、杨柴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5.0%;Tr最高时3种灌木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是:14.3%、15.1%、17.2%;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11.0%和9.9%;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范围分别为7.2%~10.1%、6.2%~11.0%和7.3%~9.9%。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根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和-15℃处理3 d后可使二龄幼虫丧失侵染能力,在0℃、400℃和土壤含水量20.7%~36.2%时,可有效降低二龄幼虫的侵染能力;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有利于二龄幼虫对番茄根部的侵染;当根结数量较多时根重显著增加,株高下降.  相似文献   
37.
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得到1株具有高杀线活性的菌株Snef69,其发酵液的60%稀释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J2的校正致死率达到91.27%.通过ITS及形态学鉴定,并测定了不同发酵条件下Snef69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增加,杀线活性增强,当发酵条件中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NaNO3、发酵天数为6~7 d、pH值=6时杀线虫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青霉素、甘氨酸、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菌龄、再生培养基对生防芽孢杆菌Snb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培养液中青霉素和甘氨酸的终含量分别为0.3%和1.0%时,菌株Snb2的生长量最佳;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溶菌酶浓度为2.0mg·mL-1,酶解温度为35℃,生产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为对数生长中期;在最佳再生培养基HCNB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66.0%。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早期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的抗病机制。【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大豆根部早期表达的SSH-cDNA 文库,并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28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经 CAP3 软件聚类拼接,得到166个unique EST,在GenBank进行Blastn与Blastx同源比对,有119条EST与已知蛋白或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占全部EST的83%,已知基因功能的EST涉及信号识别和传导、能量与物质新陈代谢、膜及转运、木质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抗病防御、细胞保护和转录调控。【结论】本研究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早期发现了表达频率较高的基因如过氧化氢酶、泛肽素、几丁质酶、脂肪氧合酶、水通道蛋白、成熟调控蛋白、金属硫蛋白、脂膜嵌入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并推测这些基因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从线虫拮抗土壤、线虫拮抗植物根表、普通植物根表,并首次尝试从北方根结线虫雌虫和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分离筛选具有防治危险性线虫病害潜力的生防细菌。在室内试验中,10株细菌菌株对北方根结线虫J2和南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致死作用,其中9株能杀死大豆胞囊线虫J2。在温室试验中,8株菌株对线虫病害的防效在38.2%~66.2%之间。经鉴定,这些细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 monas sp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