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6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东北地区大豆根寄生线虫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 ̄1988年,分别对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的17个地区采集的大豆根寄生线虫标样82份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共鉴定出大豆根寄生线虫17种,其中新种1个,国内新记录种7个。本文还对大豆根病的复杂病因进行了讨论,为彻底解决大豆根病,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应用统计分布模型研究荒漠草原三种灌木的空间格局模型,经X^2,d统计量检验和ID、GI等分布指数验证:中间锦鸡儿种群为随机分布局;狭叶锦鸡儿种群呈聚集分格局;木蓼趋于聚集分布格局,但集聚程序较弱。  相似文献   
73.
水稻种子携带水稻干尖线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宁省主要水稻品种的种子上携带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盘锦的浓农538和沈农481及自来沈阳市苏家屯区的辽粳207等3个品种的种子上携带有水稻干尖线虫。该种线虫主要以幼虫和成虫在干燥的水稻种子的颖壳体休眠越冬。携带水稻干尖线虫的水稻种子中,种皮无褐点籽粒饱满的种子上携带水稻干尖线虫量较大。  相似文献   
74.
SSR标记技术及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给世界大豆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现和利用新的抗线虫基因并转到丰产品种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病害.SSR标记为分子辅助选育抗胞囊线虫的新品种和抗性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阐述了SSR的原理和方法,概括介绍了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新型链霉菌生防菌株A02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机制,利用利迪链霉菌A02的发酵液和番茄灰霉病菌,对番茄植株进行诱导和接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处理前和处理后1-5 d番茄叶片组织中2种PR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不接种灰霉病菌而单独诱导处理、接种灰霉病菌后诱导处理和诱导处理后接种灰霉病菌这3种处理,都能显著地提高番茄植株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且能提高总酚的相对含量,其中诱导处理中,酶活性和总酚相对含量提高的较为明显,酶活性峰值和总酚相对含量峰值都较高。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了利迪链霉菌A02发酵液诱发了番茄体内2种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增强了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76.
绿色木霉对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无菌水和10μg/mL涕灭威作为两组对照,研究了绿色木霉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北方根结线虫卵囊、分散卵粒孵化及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在原液、5×、10×、20×及50×稀释液浓度下,对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分别是99.45%、89.44%、85.61%、74.32%、61.75%,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极显著,其原液与10μg/mL涕灭威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在原液、5×稀释液浓度下,对分散卵粒孵化的相对抑制率分别是99.04%、96.17%,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极显著,与10μg/mL涕灭威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96.39%、88.38%,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极显著,绿色木霉原液与10μg/mL涕灭威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采自甘蓝根寄生线虫新种-芸苔潜根线虫,其鉴定特征为:(1)唇区连续,前端平;(2)口针基球圆形,前端不向后倾斜;(3)半月体和排泄孔相距3-4条体环;(4)阴道弯曲,内部具有阴门唇;(5)授精囊球形;(6)雌虫尾端钝圆,尾尖突1-2个,位于尾的中部或近部;(7)雄虫尾端截形,背面长于腹面,隐稻潜根线虫H.anchoryzae是本种线虫的近缘种,但前者唇的拐角呈角状尖锐,口针基球前端向后稍倾斜,授业  相似文献   
78.
刘永宏    段玉玺  白育英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69-72,76
在大青山南麓浅山地带的阳坡造林地,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为了确定适宜油松生长的土壤水分范围,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维持油松最佳Pn的SWC为17.9%;维持最佳WUE的SWC为14.66%;维持最佳Ce的SWC为16.43%;油松的土壤水合补偿点为3.74%,Tr最大时的SWC为18.7%。根据大青山南麓阳坡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取维持最佳WUE的SWC临界值和维持最佳Pn 70%相应的SWC作为油松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环境上下限,这一指标可量化为10.85%~14.66%。  相似文献   
79.
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生防放线菌初步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已造成严重产量损失,而且防治困难,目前人们试图利用生物防治来控制线虫病害,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试验采用稀释分离法,从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采集土样分离获得400株放线菌,通过筛选获得6株对大豆孢囊线虫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是C49、C44、C25-3、C58、H-2和H-4。其中C49和C44菌株的菌悬液对大豆孢囊线虫J2有较强的杀死作用,C25-3、H-2、C49、H-4和C44菌株的发酵液代谢物对大豆孢囊线虫孢囊孵化和J2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49菌悬液处理48h后大豆孢囊线虫J2的校正死亡率达到77.78%;C25-3发酵液4×稀释浓度下,处理24 h后J2校正死亡率达到94.84%;C49、C25-3、C58对孢囊的孵化相对抑制率分别达89.50%、89.50%、88.80%,均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0.
利用真菌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可选用于培养水稻干尖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和培养时间对水稻干尖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