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绿芦笋采后品质变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绿芦笋采后在感官形态、生理生化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情况。  相似文献   
112.
113.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常年种植720万公顷,总产约550万吨。花生分雨季和旱季栽培,约88%的面积为雨季栽培,12%为旱季栽培。 产区分布 花生主要集中于该国的中南、中西部和东南沿海地区。80%的种植面积和82%的产量集中于古吉拉特、安得拉、泰  相似文献   
114.
总产降低 据联邦德国《油世界》周刊预测,1987/88年度世界花生产量将下降到1320万吨,比上年度减产约60万吨。世界花生主产国多数有减产趋势,尤以世界花生第一生产大国印度减产尤甚。因气候异常干旱,使冬季(旱季栽培)花生总产较上年度减少约40%。但由于春季天气转好,降雨适中,很利于夏季(雨季栽培)花生的播种与生长,预计产量可能会有所增长。美国花生面积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了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承担、黄岛润勃水产有限公司和胶南新兴水产养殖育苗有限公司协作完成的"犬齿牙鲆苗种引进与养成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组首次于2002年9月12日从美国引进平均全长3.9厘米,平均体长3.2厘米的犬齿牙鲆鱼苗2200尾进行试养,该项目2004年5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验收鉴定.养殖20个月平均体长45.07厘米,平均体重1116.11克.试验表明:此鱼生长速度、抗病力、耐高温能力、成活率较褐牙鲆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6.
引言 花生是需要氮素较多的作物之一。近几年来,山东省花生产区。施用氮素化肥面积逐年增加,一般亩施40—60斤(硫铵),高者达百斤以上。由于施用比较盲目,造成肥害而减产的现象不断发生,浪费十分严重,全省每年因施肥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7.
自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以来,广东的水稻品种在国内的水稻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将以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本研究利用开发的10,610个多态性SLAF标签,对98份广东省不同时期育成的代表性品种和地方稻种,开展遗传演化、群体遗传结构及主成分分析,发现43份老品种和5份地方稻种的遗传基础较宽,而50份近期育成的新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遗传演化和系谱分析发现,老品种大多数含有广场13、南特号、矮仔占、塘埔矮和竹印2号的血缘,而新品种大多含有IR系列品种、粳籼677、广场矮、中籼3588的血缘。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了外引材料的利用,但忽视了对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这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三系杂交稻的兴起有关。因此,为了确立核心种源的竞争地位,应重点加强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鉴评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8.
泛素受体蛋白DSK2 (dominant suppressor of KAR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水稻抗病和渗透胁迫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OsDSK2b受多种逆境的调控,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稻瘟病菌侵染和20%PEG-6000处理后显著降低。时空表达分析表明OsDSK2b基因在三叶期幼苗中的表达水平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接种稻瘟病菌(GD08-T13和Guy11)后,敲除植株的病斑面积约为0.05cm2和0.10~0.13 cm2,远小于野生型植株的病斑面积(0.24 cm2和0.31 cm2)。敲除OsDSK2b显著增强水稻的叶瘟抗性。而且在病原菌侵染后,敲除植株中病程相关蛋白(PR)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诱导。敲除OsDSK2b也显著增强水稻的渗透胁迫抗性,20%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处理后,OsDSK2b敲除植株的存活率为58.3%~74.0%,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的存活率(17.0%)。OsDSK2b敲除植株的离子渗透率和植株失水率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扫描显微镜的结果表明,无论在20%PEG-6000处理前后,敲除O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