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稻茬烤烟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成熟度,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湖南江华烟区开展双因素田间试验,比较不同采收时间和叶位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指标,并采用偏Eta2值对烤烟上部烟叶采收时间和叶位及其互作对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上部烟叶单叶质量、叶质重下降,含梗率、叶片厚度、平衡含水率增...  相似文献   
22.
改良剂对土壤pH和烤烟上部烟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的酸性土壤改良剂,比较研究了石灰、丰收延酸性土壤改良剂、金叶酸性土壤改良剂对土壤pH和烤烟上部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可使土壤pH提高0.42~1.46个单位;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提高1.78%~35.31%,均价提高0.11%~8.38%,产量提高36.19%~41.71%,产值提高29.41%~45.93%,物理特性指数可提高0.20%~2.50%,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提高24.68%~29.22%,评吸总分提高2.24%~10.07%。3种改良剂中,以石灰提高土壤pH、改善上部烟叶经济性状与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M1)、中等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在湖南桂阳烟区开展中部烟叶的不同成熟度采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中部烟叶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的叶绿素相对(SPAD)值下降;微带青烟叶比例下降,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成熟度提高,结构疏松;烟叶单叶重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下降,烟碱、钾和绿原酸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M2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12.12%、0.73%,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高11.74%、-0.70%,评吸质量分别高0.53%、5.42%,经济性状指数分别高2.62%、12.54%,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3.46%、3.16%,综合效果指数分别高2.78%、7.57%。湖南桂阳烟区云烟87中部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要求叶面变黄20%~70%,主脉变白1/3~全白,支脉变白1/4~全白;SPAD值在22.43~29.69范围内时,可作为指导稻茬烤烟中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稻茬烤烟中部烟叶一次性适熟采...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田间施用外源激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材料为中烟100(ZY100)和NC71,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GA3和ABA,测定不同时期烟株的农艺性状、基因表达量、生理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未喷施GA3处理相比,喷施GA3后ZY100株高升高20%,NC71株高升高31%;喷施ABA后ZY100株高降低17%,NC71株高降低10%。喷施GA3后ZY100和NC71内源赤霉素含量分别升高20%和30%;喷施外源GA3后ZY100和NC71烟株内CPS、GA20ox和PSY的基因表达量均上调,GA2ox基因表达量下调。喷施GA3提高了ZY100和NC71烟株体内叶绿素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提高了烤后烟叶总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降低了烟碱含量和氯含量,显著提高了烤烟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不同酸碱度生物有机肥配施石灰、绿肥改良酸性植烟土壤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T1)、石灰+绿肥(T2)、酸性生物有机肥+石灰+绿肥(T3)、碱性生物有机肥+石灰+绿肥(T4)等组成的4种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对酸性植烟土壤pH值、烤烟生长和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植烟土壤施用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可使土壤pH值提高0.79~1.12,改善烤烟农艺性状,促进烤烟根系生长,使烟叶SPAD值增加0.42~2.76,烟株干物质积累提高18.05%~61.42%;除T3外,烟株氮积累总量提高1.42%~14.07%;磷积累总量提高29.76%~98.08%;钾积累总量提高22.48%~105.47%;同时促进了干物质与钾向烟叶中分配。与其他处理相比,石灰和绿肥配施碱性生物有机肥(T4)更有利于提高酸性土壤pH值,有利于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但石灰和绿肥配施酸性有机肥(T3)更有利于增加烤烟根系数量,有利于增加氮、磷、钾养分在烟叶中的分配比例。本研究表明石灰、绿肥和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酸性土壤改良效果,以石灰+绿肥+碱性生物有机肥最好,其次是石灰+绿肥+酸性生物有机肥。本研究结果为湖南省湘西酸性植烟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不同绿肥品种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生态区最佳绿肥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绿肥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综合生物学性状较好,是提高玉米直径、长度与生物学产量及养分的较好绿肥,尤其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的绿肥,但应提早掩埋时间,以提高玉米有效株数;紫云英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的较好绿肥;小麦对板结的粘土改良有积极意义,小麦与黑麦草应提早播种期,黑麦草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绿肥;箭筈豌豆是提高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较好绿肥,综合生物学性状较好;肥田萝卜是改良酸化土壤与提高生物学产量及养分的良好绿肥,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绿肥。以综合指标来看,箭筈豌豆是湘西州绿肥种植较适宜对象。  相似文献   
27.
为减少稻作烟区烤烟施氮量,明确稻茬烤烟减氮施肥模式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减氮施肥模式与传统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烤烟大田前期生长,可提高烤烟干物质积累总量5.03%,同时促进干物质向烟叶分配,有利于中、下部烟叶发育。减氮施肥模式的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99%、5.42%、0.14%,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可分别降低0.37%、0.09%,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0.4%,提高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南方稻作烟区可采用减少基肥氮和增加追肥氮比例、基肥穴施、増施灌蔸肥、分次浇施追肥的减氮施肥模式,以减少氮肥用量,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黔西南州烤烟种植气候特点,本研究选用烤烟大田期不同月份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采用比较研究、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黔西南州与国内外主要烟区烤烟大田期气候的差异和相似性。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烤烟大田期的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降水量在900 mm以上,日照时数在700 h以上,具有日均温中等,降水量较多,光照和煦的特点,具备了优质烟叶种植基本条件和优势。黔西南州烟区烤烟大田期气候与国内的遵义、玉溪和龙岩中度相似,与国内的郴州和国外的巴西、津巴布韦相似度较低。贞丰县与其他5个县(市)烤烟大田期气候差异较大。采用烤烟大田期的月均气象因子更能明晰烟区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烤烟中部6片叶的适宜成熟度,以湘烟7号中部6片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成熟度(M1,习惯采收)、中成熟度(M2,推迟7 d采收)、高成熟度(M3,推迟14 d采收)分别一次性采收中部6片烟叶的成熟特征,并对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成熟度提高,M2和M3处理采收的鲜烟叶SPAD值较M1处理平均分别下降6.48%和14.11%;烤后微带青烟叶比例减少,杂色烟叶比例增加,其中M2、M3处理杂色组烟叶比例较M1处理分别提高2.54、7.80百分点;化学成分以M2处理较协调;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总分以M2处理最佳;M2处理上等烟比例较M1处理提高3.29百分点,M3处理上等烟比例较M1处理降低14.01百分点;M2处理均价较M1处理提高1.01%,M3处理均价较M1处理降低10.35%。可见,烤烟一次性采收中部6片烟叶应较当地习惯采收时间推迟7 d,适宜成熟采收特征为叶面变黄1/5~1/2,主脉变白2/3至全白,支脉变白1/3以上,叶缘卷曲,茸毛部分脱落,无或少量成熟斑块,叶面褶皱,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SPAD值在21....  相似文献   
30.
为明确湘烟7号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失水和色素降解的特性,以云烟87为对照,采用电烤箱试验方法,探究不同部位烟叶的叶片与叶脉失水特性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湘烟7号叶片失水高峰早于对照;湘烟7号中、下部叶易烤特性优于对照,上部叶相反;在变黄前期(24h),湘烟7号叶绿素a降解速率显著低于对照,而叶绿素b相反;湘烟7号与对照的叶绿素降解量差异不显著;湘烟7号的类胡萝卜素降解速率和降解量显著低于对照。可见,湘烟7号烘烤过程中烟叶失水和色素降解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需依据该品种烘烤特性制定适宜的烘烤工艺,以发挥其质量潜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