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四季豆品种耐高温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温胁迫(昼温37℃/夜温27℃,光强400μmol·m^-2·s^-1)对3个不同耐热性四季豆植株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季豆不同耐热性品种间耐高温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与胁迫后叶片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认为可应用这些指标对四季豆品系的耐高温性进行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22.
1早春豇豆保护地栽培的几个要点①选择良种选择早熟及特早熟品种,大棚栽培还要求叶片小,较耐弱光,可采用之豇特早30或之豇28-2等。②育苗移栽。③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与保护设施水平,合理安排播期,不能无限制地提前。2育苗技术①小苗培育苗龄7~10天,幼苗对生真叶展开之前移栽。先在保护地里备好苗床,冷床或电热温床均可,床土要松散,以手捏成团,落地即碎为准。耙平床面,均匀撒播种子。若土壤水分不足,可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撒2cm厚的细土。覆盖地膜、草屑等保温物品。白天棚温保持在25℃以上。草屑可直接覆盖在床土…  相似文献   
23.
采用多亲本、多重杂交技术,综合众多亲本的优良性状,经多年系统筛选育成了矮蔓长豇豆新品种之豇矮蔓1号.全国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和商品性上比"美国无蔓豇"具有显著优势,特适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4.
26个丝瓜品种引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入的31份丝瓜品种资源进行农艺性状、瓜条性状及抗性观察,发现目前栽培丝瓜以早熟品种为主,瓜条长度小于30cm的占68.75%,平均瓜条粗径为4.85cm,缺少瓜条长度及粗细适中、高产、优质的品种。也未发现对瓜类上最主要的病害--病毒病的抗源。  相似文献   
25.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材料‘ZN016’和高感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通过基质栽培,研究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对长豇豆叶片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活性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可显著提高豇豆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以及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显著提高细胞质内的多酚含量和感病品种线粒体中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外源硅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推测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可能通过提高豇豆叶片细胞质和叶绿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避免活性氧对细胞质膜和叶绿体膜系统的伤害,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6.
摘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是瓠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文从CGMMV的发病特点及当前防治该病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瓠瓜上针对CGMMV的综合防控策略。即选育抗CGMMV的瓠瓜品种;从源头控制,确保生产中使用的种子和种苗无毒;加强田间操作管理,避免接触性传染。  相似文献   
27.
利用根茬腐解液处理模拟研究自毒作用对耐自毒能力不同的2个豇豆品种胚根蔗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耐自毒品种相比,耐自毒品种在自毒作用下具有相对较高的发芽率、液泡转化酶(VIN)、细胞质转化酶(CIN)和蔗糖合成酶(SUS)活性,以及较高的蔗糖、己糖含量和己糖/蔗糖比值;同时,耐自毒品种胚根在自毒作用下还具有相对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表明胚根蔗糖代谢以及CAT和SOD可能在豇豆耐自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瓠瓜种子纯度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瓠瓜品种众多,且商业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愈来愈高,种子质量纠纷时有发生。为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瓠瓜种子纯度检测方法,本研究以44份瓠瓜种质为试材,通过高通量测序自主设计开发适用于瓠瓜研究的SSR引物,从中筛选出8对诊断性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的瓠瓜种子纯度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本方法建立的瓠瓜主栽品种标准DNA指纹可高效鉴别瓠瓜种子真伪及纯度,满足瓠瓜种子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9.
白粉病Sphac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是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ssp.sesquipedlis(L.)Verd.重要的叶部病害,寻找防治白粉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为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硅对植物抗真菌病害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可溶性硅的应用为植物抗病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作者研究了硅和接种白粉病菌处理对长豇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旨在阐明硅提高长豇豆对白粉病抗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0.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品种‘ZN016’和感病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外源硅(Si)处理对锈病菌胁迫下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Si处理植株相比,外源Si能提高锈病菌胁迫下两品种幼苗叶片POD、CAT和SOD活性,降低O2-· 产生速率和H2O2、MDA含量,提高感病品种叶片中酚类物质、GSH及AsA含量。在无病原菌侵入时,Si对上述参数影响不一。Si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表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锈菌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提高幼苗对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