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干旱胁迫对白三叶幼苗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对3个品种白三叶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胁迫后1~5d内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胁迫水平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值大于高胁迫水平,受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72.
沙伟  崔巍  张梅娟 《北方园艺》2012,(16):92-94
以消毒试验后所得的毛尖紫萼藓原丝体为材料,通过培养,成功的建立了毛尖紫萼藓配子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培养基、低pH能促进毛尖紫萼藓原丝体褐化;葡萄糖能诱导出弱小的配子体;激素对毛尖紫萼藓配子体诱导效果不理想;NH4NO3浓度为2.5g/L的Prat培养基,适合于毛尖紫萼藓原丝体分化成配子体;将褐化到一定程度的原丝体接种到Prat培养基后,20d可以生长出较理想的配子体。  相似文献   
73.
张百成  沙伟  宋璐 《北方园艺》2012,(12):113-116
利用PCR技术,以毛尖紫萼藓总RNA为模板,扩增出上、下游分别加入BamHI、SacⅠ酶切位点的GH394(657 bp)基因CDS区全长序列,采用pMD18-T Vector、pRI 101-AN Vector构建了该基因克隆、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载体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 5α和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工程菌株GV3101中,并选用X-gal、IPTG和利福平(Rifampicin,Rif)、卡那霉素(Kanamyein,Km)筛选阳性菌株。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pMD-GH394克隆载体和pRI 101-AN-GH394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转入目的菌株中;该试验为后续实现毛尖紫萼藓GH394基因抗旱预期功能的验证,奠定了良好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4.
低温胁迫对苜蓿品种幼苗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在4 ℃低温条件下,以苜蓿Medicago sativa的2个国外品种Aspire、DK141为材料,研究了苜蓿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品种苜蓿幼苗叶片内SOD、POD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酶活性下降后仍能维持高于对照的活性水平;游离脯氨酸绝对含量逐渐增加.从而证明苜蓿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OD、POD活性和提高脯氨酸绝对含量等保护机制来适应低温胁迫,减轻低温伤害,并且表明Aspire、DK141品种苜蓿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75.
以蛇苔配子体为材料,以Prat和MS为基本培养基,初步研究了蛇苔组织培养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在Prat培养基上蛇苔未经原丝体阶段直接长出配子体.在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仅加入3%~5%的葡萄糖,即可以诱导出蛇苔愈伤组织.蛇苔愈伤组织在MS+4%葡萄糖+1.0 mg/L 2,4-D上分化长出叶状蛇苔配子体.  相似文献   
76.
白三叶抗旱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PEG对3种白三叶幼苗分别胁迫72h,测定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分析白三叶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3种白三叶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中海发的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77.
宋浩  沙伟  丁伟  刘翀  周燕  陈薇 《分子植物育种》2010,8(3):595-604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烟草种植灾害,可造成烟草的巨大减产。本实验室应用蛋白质组学中的Shotgun技术、非标记质谱定量方法和MA plot等对致病和非致病青枯菌蛋白质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蛋白质组水平研究烟草青枯菌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为了解其致病机理和防治提供新的方向。本文采用Shotgun技术在非致病性和致病性菌株中分别找到1628和1346个蛋白质,其中287个为非致病性菌株中特有,15个为致病性菌株中特有。对于两种菌株共有的1341个蛋白质用MA plot方法分析得到了163个显著性量变差异,并采用GO富集分析,显示它们主要定位于细胞外(intracellular part)或与糖代谢相关,为进一步揭示青枯菌侵染烟草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8.
羊茅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羊茅(Festuca ovina)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在改良的MS(MSM)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6-苄氨基嘌呤(6-BA)、奈乙酸(NAA),探讨不同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分化以及植株生根的影响,以建立羊茅无性系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羊茅在MSM+6.0 mg/L 2,4-D+0.02 mg/L KT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生长最好;在MSM+2.0 mg/L6-BA+0.6 mg/L NAA培养基上植株分化率最高,达82%;在1/2 MSM+0.6 mg/L NAA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79.
对三江平原三种不同生境(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沼泽)下生长的小叶章根的解剖结构进行的研究表明:三种不同生境条件下小叶章根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都由表皮、皮层、维管柱构成,未见其它特殊结构.但各结构参数在数量、大小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表明小叶章根的结构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0.
正交设计优化星星草ISSR-PCR反应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适合于星星草的ISSR体系,对影响ISSR-PCR的多个因素,包括引物浓度、Taq酶的用量、Mg2 和dNTP浓度进行了比较、优化;同时又对DNA模板浓度,PCR扩增程序中的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进行了筛选.结果确定了星星草ISSR 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方案为: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进行40个循环的94℃变性45s,55℃复性45 s,72℃延伸2 min;72℃延伸10 min,4℃保存.20μl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r 2μl、模板DNA60ng、dNTP 100μmol/L、TaqDNA聚合酶1.5U、引物0.8mmol/L、Mg2 2.0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