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本文以《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2003年5年内发表的论文及作者作为统计对象,分别就论文选题、发文量、作者的合作度和合著率、作者的地区分布、多产单位与多产作者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1994~2000年的统计资料作了对比,旨在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枣树不同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验证现有枣树材料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RAPD标记对21种枣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3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0个可扩增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条带的引物用于RAPD-PCR扩增,共获得185条DNA片段,其中17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93.51%,平均每个引物可以扩增出9.25条。利用DPS软件建立了21种枣树品种的聚类分析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82.48处所有枣树品种被聚为一类,在65.98处21种枣树品种被分为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育具有抗病虫优良性状的棉花新品种,并对棉花多茸毛基因进行定位克隆,从棉花三元杂种后代中选育了绿叶无茸毛和绿叶多茸毛近等基因系。以该近等基因系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具有不同茸毛性状的棉株间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单宁含量的变化,通过光合生理与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相结合,初步探讨棉花不同茸毛性状近等基因系材料间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为今后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无茸毛与多茸毛棉花近等基因系的叶绿素a、b及总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蕾期较高,花期、铃期降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铃期达到了顶峰。因此,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在近等基因系材料间差异不明显。无茸毛和多茸毛棉花纤维和种皮单宁含量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均为先升高再降低,纤维中的PAL活性多茸毛棉株逐渐下降,无茸毛棉株下降后再升高,而种皮中PAL活性上升至最高值后保值不变。PAL活性与单宁含量在材料间差异较大,绿叶多茸毛棉株高于绿叶无茸毛棉株。表明PAL活性和单宁含量与茸毛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苦参SSR-PCR体系的优化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利用SSR-PCR技术对药用植物苦参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苦参SSRPCR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PCR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适宜苦参SSR-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并选用内蒙古苦参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在10μL的苦参SSR-PCR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为20.0ng,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2~0.6U,Mg2+的浓度为2.5mmol/L,dNTPs浓度为0.1mmol/L,引物的浓度为0.6μmol/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56℃退火45s,72℃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选用12份苦参DNA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该体系具有较高的扩增稳定性,可用于药用植物苦参SSR标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西葫芦资源合理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RAPD标记对21份西葫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43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获得285条DNA谱带,其中267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93.68%,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4条带。利用DPS软件建立了21种西葫芦材料的聚类分析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10.86处,21种西葫芦材料可分为三类,而在这其中8号和9号材料的亲缘关系最近,而12号材料与其它材料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7.
棉花[AGD]三种杂种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花三种杂种进行了细胞水平的核型分析,得出结论:三种杂种[A2×G1]×[AD]1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核型类型为1B。三种杂种[A2×G1]×[AD]2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核型类型为2B。  相似文献   
18.
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G染色体组的野生二倍体比克氏棉种与A染色体组的栽培二倍体亚洲棉种合成 [AG]复合染色体组亚比棉 ,再与 [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种、海岛棉种组合成 [A、D、G]三个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 ,拓宽了棉属遗传资源 ,为选育具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创造培育出了新种质 ,并探索出棉属种间基因转育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
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并且阐述了这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种质亲缘关系鉴定、不同棉花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QTLs定位、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品种(杂种)纯度鉴定及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