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RT PCR技术从水稻幼苗组织中克隆了一个新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NHX2,它编码一条长544氨基酸的多肽。OsNHX2与水稻和拟南芥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OsNHX1、AtNHX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8%和77%。基因结构分析表明OsNHX2与OsNHX1具有类似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但不同于拟南芥AtNHX1,表明OsNHX2与OsNHX1可能起源于单双子叶植物分化后的水稻染色体复制。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了OsNHX2与OsNHX1在水稻耐盐品种韭菜青与盐敏感品种IR28的地上部与根部的表达。结果表明:耐盐品种韭菜青的OsNHX2与OsNHX1基因在盐胁迫下表达持续增强,而在盐敏感品种IR28的地上部,OsNHX2基因在盐胁迫处理后1 h表达增强后立即减弱,根部的表达则基本不变,而IR28地上部与根部OsNHX1则在盐胁迫处理初期表达增强,随后即减弱。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两个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NHX2、OsNHX1在盐敏感程度不同的水稻品种中表达有所不同,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转录调控可能是决定水稻耐盐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花生转录因子LEC1的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C1是调控植物胚形成和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根据已获得的花生AhLEC1基因序列,利用原核表达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初步验证其在花生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①原核表达分析显示,获得了分子量为25 kD左右的目的蛋白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②组织表达分析显示,AhLEC1基因在花生的花及果...  相似文献   
83.
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是甘油三酯合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前期克隆的AhGPAT9与AhLPAAT4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在37℃,5h诱导条件下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和富集,对新西兰兔进行4次免疫,纯化获得的多克隆抗血清,通过间接ELISA检测,表明获得了效价比较高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对重组蛋白纯化后样品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纯化样品相应位置有明显信号,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具有很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并采用制备的抗体对AhGPAT9与AhLPAAT4蛋白在花生不同组织及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Western Blot分析。为深入研究AhGPAT9与AhLPAAT4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84.
连作障碍是目前制约我国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解析花生连作障碍的机制,可以为缓解或解除花生连作障碍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为了探究钙肥与铁肥对花生连作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影响,通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UPGMA分析表明,施钙肥和铁肥均能影响长期连作花生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并且施加这两种元素肥料对长期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均要大于花生品种对其的影响。热图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钙肥与铁肥处理下花生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门和属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钙肥和铁肥处理的子囊菌门、毛霉门在两个花生品种种植土壤中丰度均显著提高,担子菌门则有所下降,壶菌门丰度在花育20号连作土壤中下降,在花育26号连作土壤中却显著提高,且钙肥的影响明显强于铁肥。在属分类水平上,钙肥、铁肥均能明显改变连作花生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且钙肥能显著增加花生连作土壤中优势真菌的总体丰度,花育26号连作土壤中的增幅明显高于花育20号,而铁肥处理的花育26号连作土壤中的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同样增加,在花育20号连作土壤中却略有降低。以上结果表明,钙、铁元素施用会影响连作花生土壤中的真菌...  相似文献   
85.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在植物油脂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低油低油酸品种花育17号、高油高油酸品种花育910和高油低油酸品种花育918为试材,分析了不同含油量花生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AhDGAT1-1、AhDGAT1-2和AhDGAT3-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hDGAT1-1基因表达峰值出现在低油低油酸品种和高油高油酸品种的荚果发育初期(下针后30天),而在高油低油酸品种中则出现在荚果发育中期(下针后40天);AhDGAT1-2基因的表达峰值出现在低油低油酸品种的荚果发育初期、高油高油酸品种和高油低油酸品种的籽仁油脂积累快速期;AhDGAT3-3基因在3个花生品种中的表达峰值均出现在荚果发育的中后期。推测AhDGAT1-1、AhDGAT1-2和AhDGAT3-3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有利于花生油脂的合成与积累,但其起作用的时期存在种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花生高油、高油酸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