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玉田县土壤肥沃,发展蔬菜种植优势明显,被誉为"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玉田蔬菜种植设施以中小棚为主,蔬菜产业大而不强,产业链不完整,蔬菜生产趋于标准化,设施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因此提出对策: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蔬菜管理水平,调整蔬菜产品内部结构,延伸蔬菜产业链等发展对策,从而推动玉田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永胜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永胜县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永胜县蔬菜标准化生产、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I/R模型组和低、高剂量6-BA组。低、高剂量6-BA组于术前3周分别连续灌胃10、20mg/kg的6-BA,对照组和I/R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对照组在暴露肠系膜上动脉后不做阻断;I/R模型组和低、高剂量6-BA组阻断肠系膜血管30min后再灌注60min。随后取大鼠空肠组织分别进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DNA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I/R模型组相比,补充10、20 mg/kg的6-BA后,T-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肠细胞DNA的拖尾现象好转,尾部DNA含量和拖尾率都显著低于I/R模型组(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见,10、20 mg/kg的6-BA能有效防护I/R对小肠的损伤,且20mg/kg的6-BA作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
结合当地生产条件,从品种、地块的选择、施肥、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芦笋栽培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65.
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是引起动物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原之一,经消化酶降解后仍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抗酶解物质,目前它对动物的致敏机理和强度还没有确切定论。试验旨在分离纯化出β-伴大豆球蛋白抗酶解肽,为后续的体外试验提供刺激源,从而为研究抗酶解肽对机体的致敏作用及机制提供必要的条件。试验通过模拟体外环境,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消化β-伴大豆球蛋白,分析β-伴大豆球蛋白中主要的抗酶解肽段,并用β-伴大豆球蛋白致敏的兔血清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抗酶解肽段的免疫活性,利用凝胶层析技术分离纯化β-伴大豆球蛋白抗酶解肽。结果表明:β-伴大豆球蛋白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连续消化下产生大量抗酶解的肽段,其中有3条主要的抗酶解肽段,分子量分别约为52、30、25 ku。52 ku含量相对较高,且均具有免疫活性。酶解产物经葡聚糖G-100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分子量为52 ku的抗酶解肽段纯品。  相似文献   
66.
根据植物组成型表达质粒pBin438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及FMDV VP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从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S质粒pU8—2质粒中扩增7S启动子,经HindⅢ和BarnHⅠ酶切,与经同样双酶切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pBin438大片段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构建完成。从FMDV VP1基因的pGEM—VP1质粒中扩增VP1基因,经BarnHⅠ和SalⅠ双酶切后,与p7SBin438质粒酶切后的大片段连接,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FMDV VP1基因已置于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S下游,成功构建了FMDV VP1基因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通过三亲交配法,将表达载体p7SBin438-VP1导入根癌农杆菌,为研究FMD可饲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68.
<正>农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关系到农业的整体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来源息息相关。现从传统的种植业思想、农业技术以及农业市场等方面研究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表现满意度不高的相关问题。一、罗甸县主要农业收益的现状贵州省的特殊地貌,导致贵州的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过并不影响贵州省农业产业的丰富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供给方的改革推进,人民政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推出许多高效益取代低效益的农作物,最为典型的就是火龙果代  相似文献   
69.
对口蹄疫病毒Asia1/HeB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FMDV Asia I/HeB株P1基因长2 199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3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VP2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VP4长255 bp,编码85个氨基酸.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的潜在B细胞表位.与已鉴定的B细胞表位相比较,该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试验确定FMDV AsiaI/HeB株P1结构蛋白的B细胞表位和反向疫苗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为了分析FMDV AF72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SpeⅠ、SphⅠ双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2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F72 VP2结构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AF72 VP2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表明,口蹄疫病毒VP1,VP2,VP3 和VP4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率是无差异的(P>0.05);而他们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变异率差异显著(P<0.05).该毒株与20株源于GenBank中的VP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保守区主要位于第1~23、37~51、66~76、85~101、124~142、165~199、205~219位.保守区氨基酸残基在维持VP2蛋白的空间构象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10、129~140、165~176氨基酸区段是AF72 VP2结构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