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6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8篇
  28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利用来源于同一猪场的2头猪瘟病毒(HCV)持续感染的带毒母猪及所产35头仔猪(包括13头死胎)和6头阴性对照猪,观察母猪的胎儿发育成活状况、仔猪HCV带毒率及HCV垂直传播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免疫效力的干扰作用,同时进行水平传播试验和观察HCV持续感染对母猪繁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CV持续感染对其中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和成活有明显影响,而对另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HCV持续感染母猪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给仔猪,传播率达45%~86%;吃初乳和接种HCLV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9头带毒仔猪在45d内死亡4头;免疫HCLV不能使带毒仔猪产生免疫保护力。5头猪在强毒攻击后死亡4头;HCV垂直传播的带毒猪可发生水平传播,并引起3/4感染猪死亡;HCV持续感染可引起母猪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导致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72.
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Levins公式和王刚生态位计测方法,分析了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16种植物在土壤pH值,土壤总盐含量和土壤有机质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按照各资源维上生态位宽度的平均值大小可以把16种植物分成3类,第一类群的物种是该荒漠区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对荒漠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包括白梭梭(0.421)、沙拐枣(0.458)、角果藜(0.641)、琵琶柴(0.569)等;第二类群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物种有沙蓬(0.326)、对节刺(0.304)、旱麦草(0.221);第三类群的对沙漠的适应能力较弱,生态位平均值均小于0.2,包括盐穗木、梭梭、猪毛菜、假木贼和驼绒藜。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相应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越大,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优势种在对荒漠的环境适应上都趋于相似性。  相似文献   
73.
2009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紫云英(Astragaius sinicus L.)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Oryza sativa L.)和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和化肥配施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其中,80%化肥的4个处理水稻的总产量为37205.63kg·hm-2,60%化肥的4个处理水稻的总产量为37395.01kg·hm-2。从紫云英翻压量来看,150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9297.901kg·hm-2,225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8956.25kg·hm-2,300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7718.76kg·hm-2,375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8628.13kg·hm-2。总的来看,化肥量60%和紫云英翻压量15000kg·hm-2、22500kg·hm-2配施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4.
作为生物有效性极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之一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易受到地表覆被以及土壤水热动态等影响,其含量与动态在短期内可能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可作为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短期指标。以我国敏感而重要土壤碳汇之一的西南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下(积雪和凋落物)原位培养的土柱DOC含量,研究不同地表覆被下低温季节土壤DO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亚高山森林土壤DOC含量在低温季节的变化仍然显著;积雪与凋落物对土壤DOC含量的作用不同,凋落物覆盖有利于低温季节(尤其后期)土壤DOC含量升高,而积雪则抑制了凋落物对土壤DOC的增加效应。这表明对于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冬季积雪减少或消失,有利于土壤DOC含量升高,从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库中的不稳定性碳库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7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定量PCR技术,是通过始点定量和荧光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累积荧光强度而实现的,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关系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不但能够用于基因定量检测,还能准确定量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现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定量分析、早期诊断、基因分型等方面。它可以采用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2种方式实现定量检测,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具体的试验选择合适的定量方式,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试验结果。提高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需从多方面着手,主要指特异性探针及引物的设计,选择合适的Mg2 浓度、引物和探针浓度、循环数等。  相似文献   
76.
红麻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03、2004年引进红麻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V379、KGSU97适合在河南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牦牛属于青藏高原独有的放牧家畜,中国饲养的牦牛大约占全球的九成,共有1300多万头。因为牧民掠夺式的饲养方式,导致牦牛长期处在"冬瘦春乏,夏肥秋壮"的不良状态中,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牦牛数量激增,草畜矛盾越来越严重,对高寒地区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对高寒牧区牦牛冷季暖棚饲养技术进行归纳,提出解决当前草畜矛盾的具体措施,让牦牛冷季暖棚饲养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78.
以黄秆乌哺鸡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竹子个体结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黄秆乌哺鸡竹各个相关结构因子之间的线性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竹子各个结构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胸径是影响竹子其他生物量因子的决定因子;单株竹秆质量、竹壁厚以靠近竹基部表现最为明显,是竹材具可利用性的有效段位.研究结果可为估算竹子的生物量与生产力、描述竹子的秆形特征、量化各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五加异个木虱是危害短梗五加的专食性害虫,为掌握该害虫越冬代成虫的田间动态和防治技术,使用不同手段处理地面并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成虫。结果显示:与未悬挂粘虫板的地块相比,悬挂粘虫板的自然状态、清理地面、覆盖地膜3种处理地块五加异个木虱虫瘿数量分别降低82.23%、93.19%、98.50%;在悬挂粘虫板的3种处理中,以覆盖地膜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建议于越冬代成虫活动前,在田间清理地面枯枝落叶并覆盖地膜,以实现五加异个木虱的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