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研究通过检测种鹅琼扩血清抗体水平和对应的被动免疫雏鹅琼扩血清抗体水平发现,当疫苗免疫剂量大于0.75 m L/只时,免疫4周时种鹅血清抗体水平及雏鹅血清抗体水平均较高。雏鹅血清抗体水平与雏鹅攻毒保护水平比较发现,雏鹅抗体(血清原液)阳性组和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2及以上的雏鹅,攻毒后14日均未发生死亡,表明当雏鹅血清抗体阳性即可完全保护雏鹅,即雏鹅血清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血清学效力检验可以替代传统动物攻毒试验方法,可作为小鹅瘟灭活疫苗效力检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为(65.34±3.64)kg的"杜×(长×大)"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无抗生素基础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2组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脾重率和胰重率显著升高(P0.05);宰后45 min时2组育肥猪的肉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宰后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肉的黄度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甘氨酸、丙氨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葵酸和棕榈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棕榈油酸、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的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肉中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研究酿酸茶酿制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趋势,为优化酿酸茶酿制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粗老茶鲜叶洗净晾干,等量(300 g)放入8个泡菜坛中,加入2.5 L冷开水,再分别加入5、10、15、20、25、30、35和40 g蔗糖(编号1~8号),水密封坛盖后置于阴凉处避光酿制,以新鲜包菜为对照(9号);每隔7 d测定1次酿制品的亚硝酸盐、茶多酚、茶氨酸含量及酿制液pH,并对生化成分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整个酿制过程中,8个试验组及对照组酿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随酿制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酿制液pH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4 d后基本趋于稳定;除6号和8号外,其他试验组酿制品茶多酚含量均随酿制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试验组及对照组酿制品的茶氨酸含量随酿制时间的延长呈波动式降低趋势,但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酿制至21 d时,以蔗糖添加量为30 g的6号酿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及pH最低,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最高,酿制效果最佳。酿制品亚硝酸盐含量与酿制时间、蔗糖添加量呈负相关;酿制品茶氨酸含量与酿制时间、蔗糖添加量均呈正相关;酿制液pH与酿制品茶多酚、茶氨酸含量间分别呈极显著(P<0.01,下同)和显著(P<0.05,下同)负相关;茶多酚与茶氨酸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蔗糖添加量与酿制液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酿制品茶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粗老茶叶以料液比1∶8.3加冷开水、料糖比10∶1添加蔗糖后经21 d酿制,制得的酿酸茶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无明显减少,亚硝酸盐含量低,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极具推广潜力的特色茶饮。  相似文献   
115.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纤突蛋白S1基因的T/A载体克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Genbank收录的IBV纤突蛋白 (S1)基因序列 ,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江苏省地方分离毒株 (JS/95/0 3)RNA进行RT PCR扩增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呈现一条 1716bp的条带 ,将其克隆入T/A质粒pMD18 T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挑选阳性克隆 ,用质粒少量提取法提取重组质粒 ,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对重组克隆质粒进行鉴定 ,然后进行序列测定 ,证实为S1基因。将此重组质粒命名为pMDJS950 3S。  相似文献   
116.
1076/3518型联合收割机的滚筒减速器是在保持1100系列滚筒减速器的原设计(行星轮减速机构)的基础上设计的,完全可以满足大豆、玉米及其他作物的收获需求,大大降低籽粒的破碎率。1000系列滚筒减速器  相似文献   
117.
为确保疫苗生产的的安全性,对不同代次的ST细胞进行鉴定。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引进第40代的ST细胞,传至80代,每个代次各冻存3瓶于液氮中。细胞复苏后,对细胞的特征、纯净度、核型、致瘤性及对细胞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细胞系呈现梭状上皮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细菌、霉菌、支原体、外源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数目为19对且核型相同;无致瘤性;对豚鼠和兔子无毒性;病毒在ST细胞系中稳定地繁殖,TCID50≥107.00,HI≥1∶32。建立ST细胞的种子细胞库,为开展猪细小病毒疫苗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也为猪伪狂犬病疫苗及猪细小病毒弱毒苗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8.
离心泵内部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机组振动及噪声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在隔舌区尤为严重。对某单吸离心泵在变转速和变流量工况下的性能及隔舌区的压力脉动进行了定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离心泵运行在小流量工况时,其性能随转速工况的变化基本符合离心泵一维设计理论。隔舌区压力脉动测量结果表明:压力脉动以离散分量为主,其整体强度占参考动压的1%左右,且随转速近似以二次函数形式变化。定转速时,随着流量的减小隔舌外侧压力脉动强度变化不明显,但舌尖及内侧压力脉动强度有明显提高,这归因于低频压力脉动的增大。研究结果对泵类系统的减振降噪和安全性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李鹏飞  刘云  李越煊  潘杰  王萍  董元华 《土壤》2020,52(6):1263-1271
有机酸在岩石矿物溶蚀风化及土壤形成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了解柠檬酸对珊瑚砂的溶蚀过程对我国岛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不同浓度、不同pH柠檬酸溶液对珊瑚砂的溶蚀实验,研究柠檬酸对珊瑚砂的溶蚀过程,探讨其溶蚀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中,反应初期珊瑚砂中的Ca2+、Mg2+迅速溶出,随后大量的Ca2+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钙沉淀。平衡时溶液中Ca2+、Mg2+浓度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初始pH柠檬酸溶液中,当pH<7时,溶液中Ca2+、Mg2+的浓度随着初始pH的升高而降低,Ca2+、Mg2+主要由碳酸盐矿物与H+反应而溶出。当初始pH≥7时,Ca2+、Mg2+与柠檬酸生成络合物促进Ca2+、Mg2+的溶出,随着pH的升高,Ca2+、Mg2+浓度略有降低。珊瑚砂的溶蚀与柠檬酸钙的沉淀结晶主要受pH控制。通过XRD和SEM的分析表明,高浓度柠檬酸与珊瑚砂反应生成片状的柠檬酸钙沉淀,且饱和溶液中柠檬酸与钙离子的结晶生成平整规则的条状四水合柠檬酸钙沉淀。珊瑚砂溶蚀过程中镁方解石最先发生溶蚀,其次为文石,最后为方解石。  相似文献   
120.
生物炭Mg/Al-LDHs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生物炭作为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的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生物炭镁铝水滑石复合材料(Mg/Al-LDHs@BC),并研究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瓣状Mg/Al-LDHs成功负载到生物炭表面上。Mg/Al-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更适合Langmuir模型来描述,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达71.37 mg/g,高于Mg/Al-LDHs,同时较生物炭提升约9倍。Mg/Al-LDHs@BC的零点电荷为5.39,在酸性条件下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碱性条件。Cl-和NO3-对Mg/Al-LDHs@BC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吸附量仅分别下降3.66和5.93 mg/g;CO32-和SO42-对其干扰较大,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9.64和15.93 mg/g。Mg/Al-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主要涉及阴离子交换、静电吸引和配体交换。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