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采用黄板诱集法 ,对长春市郊保护地蔬菜中的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属于集聚分布 ,在长春市郊每年可发生 10多代 ,春、秋两季为发生高峰 ,世代重叠 ,嗜食瓜类、茄科和豆科蔬菜 ,冬季日光温室是主要虫源。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大力推广应用黄板诱杀和防虫网阻隔技术 ,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的自然种群 ,辅之无公害的选择性杀虫剂综合防治体系 ,才能将美洲斑潜蝇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确保生产绿色食品蔬菜  相似文献   
32.
转基因作物的益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种植迅猛发展 ,其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效益衰减等问题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争论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也日趋尖锐。总结转基因作物优越性的同时 ,就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3.
为了明确玉米果穗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参试的20个玉米自交系(9个母本,11个父本)的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自交系JZF5、JZF2、JZM10、JZM5、JZM3在穗粒重等多个性状上兼具一般配合力(GCA)有益的显著或极显著值。穗粒重特殊配合力(SCA)排名前5的杂交组合JZF5×JZM4、JZF2×JZM1、JZF8×JZM5、JZF6×JZM5、JZF7×JZM5,它们的亲本之一穗粒重GCA为极显著正值,提示在杂交种组配时应兼顾GCA和SCA效应。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水份含量加性遗传方差占比大于70%,穗粒重的加性遗传方差占比为35.7%,主要由非加性遗传方差构成。广义遗传力上,水份含量>秃尖长>穗行数>穗长>穗粒重>行粒数>穗轴重>穗宽>百粒重,其中秃尖长、穗行数的广义遗传力大于60%,水分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70%。狭义遗传力上,秃尖长>水份含量>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穗轴重>穗宽>百粒重>穗粒重,其中秃尖长、水份含量和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大于50%,适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百粒重和穗粒重的狭义遗传力最低,分别是22.8%和19.7%,不宜在早代进行选择。本研究的果穗部分性状供试特性偏向父本,建议关注父本对玉米杂交种果穗相关性状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4.
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毒素产生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毒力及毒力相关因素等均会产生影响,研究了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毒素产生水平的影响。对野生球孢白僵菌D6-2和L1-1菌株进行室内培养基继代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代谢产物中已报道的2种毒素2-氯杀鼠灵酮和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在不同世代的代谢水平进行了检测。对2株供试球孢白僵菌菌株,收集不同世代在SDAY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等量的白僵菌培养液,经过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部分,经HPLC定量检测,2个供试菌株各世代培养液中均只有F1代代谢产物中检测出了2-氯杀鼠灵酮,而F2~F5代未检测到,并且供试菌株各世代代谢产物中均未检测到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并且发现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有未知化合物产生水平未随着世代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白僵菌菌株毒素的代谢种类存在差异,并且继代培养会降低某些毒素的代谢水平,也许是继代培养导致供试菌株毒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对于其他种类白僵菌毒素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代谢水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黄瓜黑星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生产上使用多菌灵进行药剂防治是控制黑星病危害的主要措施。由于长期大面积地应用多菌灵防治,使个别地区或年份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仍为严重。因此,研究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作者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豆田除草剂混用控草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田除草剂混用控草作用研究潘洪玉,丁利,陈建华,吴藕堂,王迎春(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总后嫩江基地)(白城地区芦苇研究所)除草剂混用是豆田杂草防除的一大趋势,已引起北方部队农场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对除草剂性质、作用特点和农药混合原则...  相似文献   
37.
Trichothecenes是具有潜在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功能的毒素,多由丝状真菌代谢产生。利用棉花田间分离到的菌寄生真菌粉红聚端孢菌S24菌株,在其他培养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采用2种MS培养基(有无几丁质作为碳源)对其进行培养,10d后收集培养滤液,培养滤液经3-M滤纸过滤后用氯仿:异丙醇(1:1)抽提,分别获得0.20g和0.13g粗产品,然后再经Kieselgel 60硅胶柱层析、Reverse-HPLC和制备型眦展层分离,获得0.umg和0.04mg Trichothecin(TCN)毒素,其中以几丁质为主要碳源所得毒素的相对含量明显大于前者的相对含量。TLC-BIOASSAY抗菌试验证实,该毒素能有效抑制痛原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8.
作者曾经克隆了粉红聚端孢S24的TrEn39基因(AY550119),根据基因获得了其可能的cDNA序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TrEn39 cDN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了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的酶活性,从而确认所克隆的基因为粉红聚端孢S24几丁质酶(TrEn39)的cDNA。  相似文献   
39.
从T-DNA插入突变体中筛选到一个类病斑突变体AZT91,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出现条状褐斑,最后死亡。对突变体及其后代分离群体进行潮霉素抗性检测,证明该突变体是由T-DNA插入突变引起的,突变性状与T-DNA共分离。PCR和TAIL-PCR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的观点。利用TAIL-PCR扩增了左边界侧翼序列,通过分析,初步推测该突变体可能是由于T-DNA插入后激活了单加氧酶基因的过量表达,破坏正常代谢途径,导致突变体死亡。该材料可用于水稻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昆虫病原线虫对隐蔽性害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钻蚊和隐蔽性害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也是害虫持续控制研究的方向。室内试验表明,小卷蛾线虫Agriotos品系是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和向日葵螟(Homoeosoma electellum)理想的生物因子,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