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蜡蚧轮枝菌长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和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蜡蚧轮枝菌长春菌株VLC997的生物学特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2~35℃,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pH为5~6,最适培养基为SMA。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该菌株生态适应性广。VIC997菌株在所选配的豆粉麦芽汁培养液和麦麸+硫酸锌培养基上孢子产量最高。VIC997的LD50为(0.47~0.54)×10^8/mL,LT50为36~38h。所研制的孢子油乳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可达94.90%,可代替化学杀虫剂。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细菌菌株CSR-2,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抑制禾谷镰孢菌丝生长、形态及孢子萌发.将菌株CSR-2与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联用田间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为52.3%,可显著降低玉米茎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利用第三代PacBio测序技术...  相似文献   
63.
此研究利用醋酸钠-抗生素加热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产晶体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thuringiensis)。通过已知cry1基因设计引物,以分离得到的菌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克隆到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cry1基因同源性达到90%~99%。将该基因连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EHA105,利用农杆菌侵染子叶节的方法进行大豆的转化。通过初步的PCR验证,成功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建立了大豆的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64.
[目的]明确齐市地区鲜食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表现。[方法]在黑龙江省齐市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基础上,采用自然侵染的方法测定50种鲜食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表现。[结果]在该地区共鉴定出0、1、2和12共4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以0号和l号生理小种为优势生理小种,分别占52.9%,和29.4%。50种鲜食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为具有显著差异,万彩糯3号和斯达44共2个品种表现为免疫;哈糯2018、绿种糯167和小黄糯等20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白糯1308、白糯118和阿尔银甜糯3号等18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农种玉368、金糯262、密甜糯2号和白糯8301共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京科糯2010、白甜糯8302和黄甜糯8401等共6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结论]该研究为齐市地区鲜食玉米抗大斑病品种的选择和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明确农抗769作为免疫诱抗剂在大豆不同生育期和生长环境下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农用生防菌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农抗76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田间种植等方法研究了该链霉菌对大豆生长的促生作用。[结果]不同品种的大豆对农抗769菌液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农抗769菌液浇灌处理的大豆出苗率可提高1.2%~16.9%。不同生育期和种植环境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及根系等生长势指标的变化略有不同,各项指标的增长最多分别可达19.63%、37.35%、23.22%和19.92%,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菌液对大豆生长的促生效果明显。菌液浇灌可提高大豆产量,其贡献在于促进大豆结荚数的增加。[结论]农抗769菌液对大豆出苗、生长及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6.
甘蓝夜蛾人工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利用灰菜(ChenopodiumalbumL.)叶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简易人工饲料,连续数代饲养甘蓝夜蛾(MamestrabrassicaeL.),于第四代同天然饲料对照,成虫的生殖力差异不显著。同时饲养了草地螟(Loxosiegeslicticalis),红棕灰夜蛾(Sarcopoliailloba),苜蓿夜蛾(Heliothisdip-sacea),银纹夜蛾(Autographaamuria)和粘虫(Leucaniaseparta)。除粘虫外,其它几种害虫均成功地饲养了二代以上。此配方简单、价廉、易于配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昆虫人工饲料的商品化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51~#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表明 ,15 % 5 1# 除草剂为水剂 ,在 90 0~ 12 0 0g/hm2 剂量下 ,对玉米田苗后稗草、蓼、藜、苍耳及苘麻等主要杂草均有明显防效 ,防治时期以玉米 3~ 4叶期为宜 ,对杂草则越早越好 ,综合防效好于玉农乐 ,且成本较低 ,对玉米安全 ,可代替玉农乐成为玉米田较为理想的苗后除草剂  相似文献   
68.
腐植酸-纤维素复合农林保水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现有农林保水剂制造成本高,使用周期短,实用性差的现状,利用腐殖酸(H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通过交联反应制得一种新型的农林保水剂(HA—CMC复合吸水树脂)。研究了各原料最佳配比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随后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产物的物质组成特点和表面结构特征,并与已有的几种保水剂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制备该保水剂各材料最佳配比为CMC∶MBA∶HA∶AM∶KPS=1∶0.015∶0.2∶6∶0.2;产物中HA和CMC交联结果理想,产物表面结构符合一般高吸水材料的结构要求;在与其它4种保水剂的比较中证实:HA—CMC复合吸水树脂吸水能力明显优于其它3种保水剂,与表现最好的地津保水剂无显著性差异,其重复吸释水能力则远优于其它受试保水剂。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田间菜粉蝶卵的扩散指数和集聚度等测定,明确了菜粉蝶卵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负二项分布。对于菜粉蝶卵取样方法的研究,可采用棋盘式或对角线五点取样,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0.
小卷蛾线虫对玉米螟田间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小卷蛾线虫对玉米螟田间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线虫糊剂和水剂,以每株2000条线虫的剂量,在玉米的心叶末期和抽雄初期施用,对玉米螟的发生与危害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当线虫施用后,线虫主要在穗上部扩散,随着时间的延长,线虫种群数量逐渐下降,但是,在第16天仍能回收到一定数量的线虫,说明线虫的控制时间可长达1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