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玉米杂交种邯东59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邯东599的选育经过,并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邯东599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邯东599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邯丰13是我院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组合为H18×H30。其中母本H18是我院从10个优良自交系组成的群体中,按照"两高"(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双抗"(抗病、抗倒),品质优等育种目标经5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H30为外引自交系。该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产量水平高、品质好、抗倒性强等主要优点,在2003-2006年期间参加了河北省各级区、预试验,完成所有试验程序,在30点次区域和生产试验中有27点次表现增产,于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审会审定。  相似文献   
23.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将来玉米生产的必由之路,玉米从人工收获到机械收穗,再到机械粒收,是玉米收获的两次重要变革,收获方式的每一次转变都会对品种特征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从收穗到收粒,对品种的要求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文结合冀中南玉米机械化发展状况,着重探讨了冀中南地区收获方式的转变趋势及未来机械化收获条件下的玉米育种目标,以期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4.
对玉米育种的资源与产品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利用以及改善玉米作物品质方面。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对玉米育种目标定位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新品种的推广决定因素分析、新品种的应用面积决定因素分析以及新品种的使用寿命决定因素分析,以期指导玉米育种。  相似文献   
25.
<正>国家种业体制改革后,种子经营更加自由,很多种子公司在此期间发展壮大起来。种子商品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品种权的商品化,表现优异的品种直接  相似文献   
26.
27.
持续高温热害导致玉米生长发育异常,给玉米的抽雄散粉带来不利影响。阐述了高温渍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为培育高产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种植效益,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优良自交系筛选和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H33为母本、LH196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玉米新品种邯玉396。该品种在2017年冀中南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分别为10 051.5kg/hm2和9 591.61kg/hm2,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1%和3.3%,增产水平显著。2018 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180025)。邯玉396综合抗性好,早熟,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9.
种植密度对农作物尤其对玉米是一个重要的栽培技术指标,密度对倒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倒折率与倒伏率是玉米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因素,近年风伴雨造成的倒伏现象频发,给玉米生产带来绝产、减产或难以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因此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倒伏及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3个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密度种植,调查各品种抗倒特性,设计6个密度进行3次重复种植,旨在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性状的影响规律,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大致数量程度,明确试验品种生产应用种植密度,以期为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密度区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金奥688是河北金奥兰种业有限公司、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东昌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密植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均好,籽粒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2014年、2015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1 116.5和10 776.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2016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0.0 kg/hm2,极显著高于较对照品种郑单958。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