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31.
陇薯11 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6 年以品系L9712-2(92-29-81×93-1-
204)为母本,远杂22 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
期124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微网纹,薯形评价较好。薯块含干物质
23.7%,淀粉18.68%,粗蛋白3.16%,VC 144.2 mg·kg-1,还原糖0.162%。较对照陇薯5 号抗晚疫病,
田间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每667 m2 产量1 35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
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2.
陇薯9号以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资源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大同G-13-1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8 d左右。幼苗生长势强,成株繁茂,茎叶绿色,花冠白色,株型半直立,株高65~75 cm,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薯形扁圆,淡黄皮淡黄肉,薯皮粗糙,芽眼较浅,薯形好,大中薯率重率95%以上。薯块平均干物质含量26.18%,淀粉20.39%,粗蛋白2.84%,维生素C13.18 mg/100g,还原糖含量0.201%。亩产量1 943 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3.
塑膜保水集热对马铃薯试管苗移栽适应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塑膜保水集热条件下,处理天数对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保护酶活性、逆境受害程度、光合色素含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d处理下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地上部生长速度快,SOD活性、 CAT活性、MDA含量、Pro含量较对照低,叶绿素b/a比值、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高;处理对根的伸长和叶绿素总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4.
LK99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全粉加工兼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200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主要特点,并分别介绍了一季栽培、春播早熟栽培、冬播早熟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5.
陇薯14号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以自育杂交创新资源材料L9712-2为母本,L0202-2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21 d左右。株型直立,株高65 cm。茎绿色,叶片绿色,花冠白色。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个,大中薯率82%以上。薯块椭圆形,薯皮薯肉淡黄色,芽眼浅, 薯皮略粗。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运输。薯块干物质质量分数269.2 g/kg,淀粉质量分数202.4 g/kg,粗蛋白质量分数26.3 mg/g,Vc质量分数 16.23 mg/100 g,还原糖质量分数1.99 g/kg。淀粉质量分数高、还原糖质量分数低,食味优,适宜作淀粉及全粉加工原料。植株田间高抗晚疫病,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平均产量27 300.0 kg/hm2。适宜在甘肃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以陇薯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肥及密度对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含量的影响。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8号干物质含量(Y)的回归方程:Y=32.09642-0.88509 X12-1.21213 X22-1.40128 X32。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对干物质含量(Y)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栽培密度>氮肥;单因素效应表明都是在0水平时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三个因子中任意两个因子的互作效应都是在-1.682~0水平时,干物质含量随着二因子水平的增加而提高,二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水平之后,干物质含量则随着二因子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三因子作用下干物质含量大于29.7%的栽培方案为:纯N 113.20~186.86 kg/hm2,P2O5 109.30~160.68 kg/hm2,栽培密度为48 219~56 781株/hm2。  相似文献   
37.
油炸薯条及全粉加工与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LK 99,由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引进育成.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2008年1月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LK 99是一种,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粮菜兼用型高产早熟作物,富含淀粉、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以及纤维素,营养价值很高.但是,LK99种薯退化严重,在栽培上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卷曲,产量降低,有的甚至出现地上部疯长,地下部薯块很小甚至不结薯现象,使LK 99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8.
超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薯8号以油炸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为母本,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材料L970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6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80%以上。平均干物质含量31.59%,淀粉含量22.91%~27.34%,粗蛋白2.96%,VC133.2mg·kg-1,还原糖0.24%。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9.
陇薯94系10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3年以武薯85-6-14为母体,以陇薯4号为父体组配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40.
PEG与SNP对低温下马铃薯试管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在4℃低温胁迫下,5%聚乙二醇PEG-6000和0.10mmol/LSNP分别处理,5%PEG-6000与0.10mmol/LSNP同时处理对陇薯3号马铃薯试管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对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下,PEG-6000和0.10mmol/LSNP都可以胁迫试管苗,导致其酶活性、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上升,其中0.10mmol/LSNP可以显著提高上述各项生理指标,并在和5%PEG-6000共同处理时缓解PEG造成的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