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海湾扇贝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使用方形网箱保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稚贝成活率,比传统的网袋保苗法保苗率平均可提高30%以上,现将此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下海水进行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其操作方法与普通池或高位池有较大区别,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平均每667m^2产量可达1500—3000kg。由于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是高密度精养,投资成本高,如果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风险较大。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2006年我们进行了泥蚶室内人工繁育,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探讨如下:一、试验条件1.育苗设施育苗场位于文登市南海岸,利用扇贝育苗室及其配套设施,育苗车间光照调至800勒克斯左右。(1)供水系统:海水在10亩土池中沉淀,经砂滤池过滤后进入车间。  相似文献   
104.
海参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 ,为解决虾病带来的危害 ,我国北方沿海开辟了围堰、虾池筑礁养殖海参的新路子 ,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参养殖很快成为北方沿海主要繁养品种之一。但在海参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今年入春以来 ,部分海参养殖区相继出现了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适宜于养殖缢蛏的滩涂面积广阔,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从浙江调苗到北方养殖,并获得成功。缢蛏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苗种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许多养殖户在长途运苗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运输管理技术和经验,往往运输回来的缢蛏苗种经常出现死亡和养殖成活率比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6.
近几年来,虾池养殖刺参在我国迅速崛起,大多采取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养殖方式,而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模式是将刺参、对虾、梭鱼、海藻等引入同一养殖池塘,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的生态环境。混养对虾、梭鱼,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刺参池塘的水体利用率,投喂对虾的饼类、小杂鱼虾及麸皮等饲料的剩余残饵和鱼虾粪便既可以增加池水肥度,促进藻类繁殖生长,又可以为对虾、刺参提供天然的饵料生物,同时,养殖的梭鱼还可以利用其摄食有机碎屑、浮游动物及吞入大量的泥沙、刺参和对虾的粪便等垃圾,起到清洁养殖水体的作用。现将虾…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网箱或聚乙烯网衣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目前正在胶东半岛悄然兴起,年培育400头/kg左右的刺参苗达数千万千克。在刺参养殖池塘培育刺参苗,具有刺参苗健壮、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态无药残、中间培育成本低、池塘养殖效益好等优点。现总结培育模式如下,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养殖池塘良好的藻类繁殖与生长,可增加池水溶解氧、降低池水肥度,促进养殖生物的快速生长。若藻类生长过旺,轻则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重则造成水质败坏,养殖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有效地调控养殖池塘中藻类的繁殖生长,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对取得养殖最终的成功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藻类繁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育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盾纤类纤毛虫是一种危害大菱鲆与牙鲆的寄生虫性疾病,2000年~2002年,山东省文登市的几家养殖场先后发生此病,引起苗种及商品鱼的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70%以上,危害较大。一、病原喙突拟梭虫(Paralembusrostratus),是盾纤类纤毛虫(Scuticociliatid ciliate)的一种,为兼性寄生纤毛虫,以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在水中自由生活,亦可侵入寄主体内营寄生生活。虫体为葵化籽状,体被均匀一致的纤毛,大小20um~40um。二、症状患病鱼体摄食量减少,在育苗池或养殖池中分布散乱,且常有不安地狂动、狂游。患病的大菱鲆商品鱼体色发黑或发红,眼球突出,鳃盖及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