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李春芳  王丽英 《花卉》2017,(10):120-121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兴起,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林业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是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不断推行的基础。同时,火灾对于林业资源造成的损害是相当严重的。因此一定要加强林业资源和森林火灾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林业资源受到威胁。本文就是从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措施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研究猪粪和秸秆替代部分化肥对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番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方法】  在等氮磷钾条件下,将猪粪 (M)、秸秆 (S) 单独或配合替代化肥中1/4和1/2的氮素。在日光温室进行9年定位试验后,于2018年取番茄果实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营养品质、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结果】  单独施用猪粪或者秸秆替化肥的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番茄红素含量,但是对果实中硝酸盐、Vc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秸秆和猪粪配合替代1/2的化肥氮,不会降低果实的营养品质,而且可改善果实的风味。配合猪粪处理的果实中水果香味和花香味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如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3-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醛、6-甲基-5-庚烯-2-酮;部分风味物质3-甲基-丁醇、6-甲基-5-庚烯-2-酮、3-甲基-丁醛、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和E-2-己烯醛含量随着猪粪替代比例的提高呈逐渐增加趋势。  【结论】  在长期等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猪粪和秸秆配合替代1/2的化肥氮素,不会降低番茄的营养品质,还可提高番茄风味品质。猪粪有助于具有水果香味和花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在果实内的积累,如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3-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醛、6-甲基-5-庚烯-2-酮,且积累量以化肥、猪粪和秸秆配施效果最佳。在30余种挥发性物质中,有12种挥发性物质受不同处理的影响超过预期平均贡献,以E, E-6,10,14-三甲基-5,9,13-十五碳三烯-2-酮和2-甲基-4-戊烯醛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33.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磷肥对番茄苗期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磷肥用量(P2O5)在0.20~0.85 g/kg范围,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表现增加趋势,超过0.85 g/kg时,开始下降;低温条件下,磷肥用量(P2O5)为3.14 g/kg时,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达到最高值。适宜磷肥用量可提高番茄苗期光合能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MDA含量下降,其抗性能力提高;磷肥施用过量,番茄叶片生理活性降低,抗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34.
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磷肥需求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P2O5)用量在3.15~4.78g/kg范围内,有利于培育番茄壮苗,其生长与不施磷肥处理差异显著;当磷肥用量超过9.69g/kg时,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有所增加.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磷肥(P2O5)需求阈值为4.78g/kg左右.  相似文献   
235.
开展长江“1515”三道防线实施后的植被恢复效果分析,对评价生态修复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和2021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转移矩阵法,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评价安徽沿江地区植被恢复成效。结果表明,2021年较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明显提高,其中高覆盖度由2015年的61%增加到2021年的88%;植被覆盖度等级主要由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转移面积分别为18.57%和6.31%,其中安庆和芜湖发生转移的面积最为突出,植被恢复最好;“1515”防线内,以植被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为主,转移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区域依次为安徽沿江1 km(27.2%、16.79%和8.06%)、5 km(24.02%、13.91%和6.01%)、15 km(22.78%、10.79%和4.35%),芜湖市在“1515”三道防线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植被覆盖度等级向好转移以耕地、林地、裸地为主,转移面积占比为耕地>林地>裸地,其中耕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减少,林地和裸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安徽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36.
当前大豆品种较多,不同品种适宜生长的环境不同。筛选适合养分吸收利用高效品种对黄淮海流域大豆养分高效利用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北藁城大豆主产区,筛选河北省2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大豆产量与养分吸收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产量间差异较大,产量介于881~4169 kg/hm2,最大产量差异为3288 kg/hm2。同时,不同品种大豆养分吸收利用间差异较大,高产品种籽粒氮、磷、钾平均养分吸收量较中产和低产品种分别显著增加43.9%、39.4%、41.2%和126.0%、124.9%、120.8%,而高产和中产品种每生产100 kg籽粒氮、磷、钾平均养分需求量较低产品种分别显著减少9.8%、17.0%、28.9%和12.3%、16.0%、21.8%。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差异明显,产量较高的品种养分吸收利用的能力也较强,在实际生产中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品种,既可增加大豆籽粒产量,又可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达到减少肥料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7.
氮肥对菘蓝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不同生长期菘蓝叶、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调查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不同生长期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干质量,并测定叶、根氮素含量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75 kg/hm,大青叶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150 kg/hm时,板蓝根产量、根冠比、植株氮素吸收量及产值达到最高值,超过150 kg/hm时开始下降。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60~100cm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应增加,从而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明显增大。综合大青叶、板蓝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根冠比、0~100 cm土壤硝态氮的结果可知,氮的合理用量为150 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