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提高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挖掘优异糯玉米种质资源、改良糯玉米品种,利用(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技术对44份不同来源的糯玉米自交系和5份分别代表中国玉米5大类群的普通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34 257个SNP标记在49份玉米自交系中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02~0.56,平均含量为0.3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0.03。49份玉米自交系间的状态一致性(identity-by-state,IBS)变幅为0.59~0.99,平均为0.68。基于IBS利用Neighbor-joining(NJ)聚类分析方法,将49份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分别包含19份、9份、4份、9份和3份材料,其中系谱来源不清晰的糯玉米自交系被划分至不同类群,明确了它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2.
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性状不同的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对糯玉米11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行数、穗粗、籽粒深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的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行数、穗粗、籽粒深度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产量性状方面,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6、P2、P3和P1;特殊配合力在多数性状上表现较高的组合有P23、P36、P15、P46、P12和P13.  相似文献   
23.
糯玉米鲜食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自育和1个外引自交系为试材,以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采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对糯玉米 7 个鲜食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皮薄厚性状外,其余各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色泽性状外,其余各性状的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色泽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但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鲜食品质性状方面,多数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3、P6、P5和P2;特殊配合力在多数性状上表现较高的组合有P36、P46、P13、P15、P24和P25.  相似文献   
24.
甜玉米作为一个蔬菜新类型,在世界上已经受到相当的重视。其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之为保健食品。在我国,甜玉米新品种也已经培育成功。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普通甜玉米“农梅一号”已大面积生产,由上海梅林罐头厂制罐出口。甜玉米新品种选育已被国家列为攻关课题,北京、上海、广州正在开展科研协作,争取在“七五”期间达到国际水平。甜玉米出口价值高,种植甜玉米经济效益好,广大  相似文献   
25.
26.
鲜食玉米的鲜果穗营养丰富,其特有的香、甜、糯风味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鲜食玉米设施大棚栽培在上海郊区逐渐得以发展。笔者经多年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经验,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大田种植的玉米供体植株为实验材料,以提高游离小孢子存活率及成胚率为重点进行了技术优化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游离小孢子的离体培养反应,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通过技术优化,建立玉米小孢子离体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玉米DH育种技术平台。应用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在当年获得玉米DH纯系的种子,第二年即可安排大田纯系鉴定。  相似文献   
28.
早熟优质水果甜玉米‘金珠蜜’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珠蜜’是淡黄色水果甜玉米自交系H27和H26杂交选育而成的淡黄色早熟优质水果甜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熟期较早,上海地区出苗至采收75~77 d,比‘粤甜3号’(CK)早6d,产量13 365 kg/hm2,商品外观性好,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9.
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玉米亦称蜡质玉米或中国糯玉米,中国是糯玉米世界起源中心.中国的云贵川高地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布,沪与杭嘉湖平原的遗传特点是优质早熟,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糯玉米植株高大、产量高.在对中国糯玉米种质研究创新基础上,中国糯玉米杂交化改良得到较大成功,已形成鲜食、淀粉加工和畜牧新型糯质饲料三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大棚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玉米的鲜果穗营养丰富,其特有的香、甜、糯风味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目前上海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以上,并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鲜食玉米设施大棚栽培在上海郊区逐渐得以发展。据统计,我国大棚温室面积约86万hm^2,居世界第一位,当前大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值为大田露地生产平均产值的三倍,大棚设施栽培已成为效益农业的发展重点。因此,大棚鲜食玉米栽培研究在设施农艺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促进我国设施农艺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经多年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经验,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