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5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粳指的是北纬33.以北种植的粳稻.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育种单位或个人为了快出品种、出好品种,近年来到海南育种和繁种的越来越多了.为了保证北粳南繁顺利进行,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几点应注意的事项,供广大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52.
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沿黄稻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米产区,光热水资源充裕,尤其是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稻米的高产优质,造就了享誉华夏的“原阳大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加入WTO后与世界贸易的接轨,稻米品质向营养、健康、无公害方向发展,因此,对水稻栽培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根据多年研究与实践,特总结出河南省沿黄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明确氮肥对超级粳稻籽粒灌浆速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效应,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及改善稻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以超级粳稻新稻18号为供试材料,于0、240.0、262.5、285.0、307.5和330.0 kg/hm2纯氮水平下,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强、弱势籽粒灌浆速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灌浆中前期籽粒灌浆速率低氮肥处理较高氮肥处理高,灌浆高峰后则表现为高氮肥处理高于低氮肥处理;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强势粒高于弱势粒,平均比弱势粒高43.42%和30.61%。活跃灌浆期籽粒增重,强势粒明显高于弱势粒,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小。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处理间差异较小,但除个别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均不显著,处理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6%、1.13%和1.47%;垩白粒率在无氮肥和低氮肥处理下较高,在中肥和高肥处理下较低,处理间差异较大,其变异系数为45.04%;垩白度不同氮肥处理间变异系数为27.93%。[结论]氮肥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较小,对外观品质影响较大,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不仅可以提高灌浆中前期籽粒灌浆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尤其是外观品质垩白粒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54.
一、存在的问题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具有高效、防除效果好等特点,近年来已经被广大农民接受,化学除草在玉米田杂草的防除上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在使用中存在防除效果不一的现象,同一地块、同一除草剂防除效果有好有差,同一方法、同一除草剂在不同地块也会有不同效果。笔者对除草剂使用效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新稻22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56.
在不同氮肥处理下,通过研究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探讨了不同时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一定的氮肥处理下均表现为较高的产量水平、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最高氮肥利用效率达46.9%,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达72.82 kg/kg,最高食味值达84分以上,且年际间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说明优良食味粳稻的丰产优质特性年度间具有一定的重演性和稳定性。灌浆盛期,4个粳稻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午明显高于下午,最大净光合速率达27.37 μmol/(m2·s),且施氮处理上午基本高于不施氮处理;下午净光合速率则基本表现为不施氮处理高于或接近于施氮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的加工品质除个别时刻外基本上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基本呈负相关,与下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与下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09:30和14:00分别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增加上午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稻米...  相似文献   
57.
播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直播稻在不同的播量和施氮量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表现,研明直播稻高产优质适宜的播量和施氮水平,以‘新稻567’、‘新稻568’和‘新科稻31’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个播种量和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播量和施氮水平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量处理下,对于‘新稻567’,在97.5 kg/hm~2播量水平下产量最高为9.78 t/hm~2,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较低,加工品质各播量间差异不显著;对于‘新稻568’,在75 kg/hm~2播量水平下产量最高,为9.58 t/hm~2,且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稻米的食味品质在两品种不同播量间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表现为‘新稻567’的食味值高于‘新稻568’。在不同氮肥处理下,直播稻品种的产量基本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55 kg/hm~2处理下产量达最大;稻米的加工品质各施氮处理间差异较小,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基本表现为不施氮处理较小,施氮处理较大。这说明,在适宜播量下对于不同的直播稻品种可以实现高产和优质的协同提高;在适宜的氮肥处理下可以获得水稻的高产水平,但增施氮肥水稻的外观品质变劣,因此,协同直播稻的高产优质仅靠氮肥调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8.
对粳稻新品种新稻19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在河南省11个试验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稻19号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变异系数较大,均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其中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沿黄地区超级粳稻选育应注重选择较大穗型并兼顾有效穗数多的品种较易达到超高产育种目标。在栽培技术上,应主攻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并协调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60.
<正>新稻19号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江苏省品种NJ979与我院自育品种豫粳6号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9001)。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青睐,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