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孙雁  王云月等 《种子》2001,(2):1-2,6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不同保守序列设计的S1/AS3和XLRRfor/XLRR rev两对引物对22个水稻品种DNA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型丰富,2对引物共扩增出143条带,品种间有差异的谱带92条,根据谱带差异可将供试品种完全鉴别出来,证明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可以用于水稻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42.
杂草稻是生长形态与栽培稻相似,而稻米质量、落粒性和休眠性等性状不符合栽培稻生产需求的一类杂草。江苏省是我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杂草稻的起源、性状和防控,杂草稻群体作为种质资源用于栽培稻品种改良尚无系统研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优良种质资源是栽培稻育种以及品种改良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本研究收集21个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群体、6个栽培稻品种和2个杂草稻对照群体为材料,通过在海南同质园种植,测定18个表型性状,分析其性状的多样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齐穗期和齐花期均明显早于栽培稻,杂草稻的实粒数和总粒数均较优于栽培稻,杂草稻资源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2.99%~196.29%,多样性指数为0.27~2.06,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结实率,其次为实粒数、剑叶长/宽和总粒数。相关性分析表明,18个表型性状之间大部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始穗期和始花期与株高、穗长、剑叶长宽比、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分蘖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长、剑叶长宽比、分蘖数、始穗期、始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8个表型性状集中在累计贡献率为70.57%的6个主成份,其中正相关影响最大的性状是杂草稻的始穗期、始花期、齐穗期、齐花期、总粒数、实粒数等性状。聚类分析将23个杂草稻群体在欧式距离为5时分为5大类。18个指标综合评价D值>0.68的有3个群体,其中,来自南通如皋WJ-NJ1的D值最高(0.715),其次是来自常州金坛WJ-CZ1(0.698)和盐城市辖区WJ-YC2(0.682)。本研究为杂草稻种质资源在未来的辅助育种以及栽培稻品种改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Polygonati rhizoma is used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utritional food. Polygonatum kingianum is one of the three source species of polygonati rhizoma. Rhizome rot disease is a serious constraint to the production of P. kingianum in Yunnan Province. Two kinds of purified fungal isolates, named PkF01 and PkF02,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hizome rot samples. Based on morphology, analysis of tef1α and rpb2 gene sequences, two fungal strains PkF01 and PkF02 were designated as Fusarium oxysporum and F. solani,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pathogenetic tests fufilling Koch's postulates, F. oxysporum and F. solani were identified as causal agents of rhizome rot of P. kingianum. The former showed a stronger pathogenicity on the rhizomes of P. kingianum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one. This result is helpful to control rhizome rot on P. kingianum.  相似文献   
44.
张敬丽  赵海洲  吴雅文  王云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41-14344,14619
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通过实地分区随机抽样法,记录了其区域内杜鹃属植物种类、出现频率、生境特点和配置方式。结果表明,昆明市园林绿地中杜鹃属植物应用范围较广,出现频率也很高,在公园露地、居住小区、道路街边绿化方面均有使用,应用方式较为灵活,形式多样,观赏效果较好,但种类比较单调,常见的种类有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 Sweet.)、西洋杜鹃(R.hybridum)、杜鹃(原变种)(R.simsii var.simsii),偶见马缨杜鹃(R.delavayi Franch.)、滇北杜鹃(R.simsii var.mesembrinum Rehd.)。总结评价了昆明市区以杜鹃属植物为配置材料的景观特点,分析了杜鹃属植物在昆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野生杜鹃花的引种驯化研究,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杜鹃花种质资源,促进乡土杜鹃花种类的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由宽颈附球孢菌Epicoccum latusicollum Qian Chen, Crous & L. Cai引起的玉米白斑病正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 导致重大损失, 并有扩大流行范围的趋势。为了增加植保及玉米抗病育种工作者对玉米白斑病的了解, 本文描述了该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特征, 总结了发生规律、病害循环及分离鉴定和诊断技术。玉米白斑病菌能在病残体上越冬, 种子带菌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风夹雨、昆虫及农事操作人员活动是近距离传播途径。7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是白斑病流行高峰期, 病菌与玉米适宜生长温度基本一致, 具有扩散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6.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草兰 ,属于兰科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化妆品、烟、酒、茶等的加香 ,还用于制药业 ,香荚兰具有补肾、健胃、消胀、健脾之疗效。我国于 2 0世纪 60年代引种香荚兰 ,90年代规模种植 ,且发展迅速。现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已种植香荚兰 2 0 0hm2 ,随着香荚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根腐病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据国内外记载 ,香荚兰病害已达 2 0多种 ,其中尤以根腐病、炭疽病、疫病危害严重。在云南西双版纳 ,根腐病已成为限…  相似文献   
47.
黑龙江水稻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拟南芥RPS2基因和烟草N基因的NBS-LRR区域设计的S1和AS3两个引物对24个黑龙江粳稻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差异相似性86%为度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在利用水稻品种控制病害发生和抗病育种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候选抗病基因在水稻品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个来源于水稻和大麦、具有抗病基因NBS-LRR结构特点的探针对24个水稻品种的Dra I酶切DNA片段进行候选抗病基因分析,用26个稻瘟病菌株对供试品种进行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共检测到127个候选基因位点,平均每个探针为6.7个。除齐头谷、八宝谷和紫糯外,籼稻品种的位点数均高于粳稻品种,而这些籼稻品种表现较为抗病。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划分为籼粳差异明显的2个类群和分群结果与其系谱关系及抗性基本吻合的5个亚群,表明候选抗病基因标记可用于水稻品种的遗传关系、水稻病害控制和抗病育种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49.
以拟南芥生态型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悬浮细胞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加入不同激素对拟南芥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产生显著影响,用最佳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构建了良好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其中拟南芥愈伤组织最佳诱导配方为MS+3.0 mg.L-1 2,4-D+0.3 mg.L-1 6-BA;愈伤组织继代配方为MS+1.5 mg.L-1 2,4-D+0.3 mg.L-1 6-BA+1000 mg.L-1 CH;悬浮培养配方为MS+1.5 mg.L-1 2,4-D+0.3 mg.L-1 6-BA+1000 mg.L-1CH。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三个抗瘟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性基因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大理782和云粳136对所测菌株的抗性分别受pi-ta和pi-i各一对单基因控制;雷火粳持有三对基因分别控制着所测菌株的抗性,其中两对鉴定为Pi-ks和pi-k基因,另一对与已经报导的基因型不符,本研究结果对抗病育种及筛选单基因鉴别品种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