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1.
天水市甘蓝型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天水市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平均降水量531 mm,光照充足,境内可种植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冬油菜是天水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012年播种面积约3.5万hm2。主要有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白菜型冬油菜是当地主要栽培类型,但其品种单一,产量低、品质差,加之种植年久,病虫害非常严重,同时栽培模式与管理措施上较为粗放,对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彩虹细(红罗非)因其肉味鲜美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999年4月14日和4月17日,我场流水养鱼中心分两批从厦门购回22万尾全雄性彩虹鳃鱼苗,体长3-scm,在养殖15天后,逐渐发病,最后死亡率达到60%,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情况总结如下。鱼苗八地前均使用3%NaO浸泡15分钟。太地后,使用三氯异氰尿酸0.sppm对水体连续消毒,每日两次,每批三天。同时饵料中添加40PPm土霉素投喂五天、开始时,摄食、生长良好,每日每池仅有零星死鱼。4月29日第一批鱼摄食量突然减少,当日每地死鱼百余尾。三天后,第二批鱼也出现同样情况。在5月14日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返青期氮肥不同追施方式对旱地冬油菜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白菜型冬油菜返青期氮肥以开沟追施生育期最长,为284 d,较不追肥处理成熟期推迟5 d;折合产量最高,为3215.0 kg/hm2,较不追肥增产6.63%.  相似文献   
14.
以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全膜平铺、起垄膜侧和露地栽培5种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冬油菜生育期、越冬率、产量和经济性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全膜平铺、起垄膜侧 栽培冬油菜,均能不同程度影响冬油菜单株经济性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越冬率,增加产量,缩短生育期;其中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栽培(对照)提高3.4 kg·mm-1·hm-2,生育期缩短7 d,越冬率提高24.5%,产量达3 194.46 kg·hm-2,增产42.8%;全膜平铺栽培增产33.9%,全膜覆土栽培增产26.0%,起垄膜侧栽培增产24.8%。  相似文献   
15.
以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全膜平铺、起垄膜侧和露地栽培5种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冬油菜生育期、越冬率、产量和经济性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全膜平铺、起垄膜侧 栽培冬油菜,均能不同程度影响冬油菜单株经济性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越冬率,增加产量,缩短生育期;其中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栽培(对照)提高3.4 kg·mm-1·hm-2,生育期缩短7 d,越冬率提高24.5%,产量达3 194.46 kg·hm-2,增产42.8%;全膜平铺栽培增产33.9%,全膜覆土栽培增产26.0%,起垄膜侧栽培增产24.8%。  相似文献   
16.
冬性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5对SSR引物,对51份冬性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96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100%;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6.4个等位变异,PIC变幅为0.5834~0.8740,平均为0.7794.51份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系数0.500~0.969.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3处,51份种质资源被分为2个类群,第一类包含33个品种(系),第二类包含18个品种(系).每个类群又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亚簇.来源于甘肃省内的材料间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说明甘肃省冬性白菜型油菜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种来源于特殊地域的种质能够为白菜型油菜的育种提供优良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强抗寒冬油菜生育周期长,人工除草成本高,田间杂草高效防控技术较为欠缺等问题,选用当地主栽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选用常见苗前除草剂与苗后除草剂,分别设置3个不同处理梯度,以清水为对照,共16个不同配施处理组合,于2017—2018年开展了大田试验,以探究苗前与苗后除草剂对白菜型冬油菜田间杂草防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前除草剂单施平均总株防效40.63%,总鲜重防效51.64%,苗后除草剂单施总株防效60.94%,总鲜重防效50.75%,共施的总株防效62.33%,总鲜重防效57.23%,与苗前除草剂单施相比,共施的总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平均提升了21.70和5.59百分点,与苗后除草剂单施相比,共施的总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平均提升了1.39和6.48百分点。产量方面,苗前除草剂单施平均增产642.32 kg/hm2,平均增幅61.91%,苗后除草剂单施平均增产616.42 kg/hm2,增产幅度59.41%,共施处理平均增产368.52 kg/hm2,增产幅度35.52%,产量极显著增高的单施和共施处理...  相似文献   
18.
起垄覆膜方式对半干旱山区甘蓝型冬油菜天油9 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研究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对甘蓝型冬油菜天油9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沟穴播种植较对照露地穴播的越冬率提高7.23百分点,全生育期缩短9 d,产量增加39.53%,产值达25 975·L/hm2,净收益增加3 083·L/hm2。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白菜型冬油菜播期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越冬率降低,成熟期提前,花期和生育期缩短;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角粒重和千粒重逐渐减少。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8月22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2 486.62 kg/hm^2,9月2日以后播种的减产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9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制种实践,从制种田地块选择、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入库等方面总结了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9号在天水市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