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天油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4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华双4号为母本、甘白油菜为父本杂交,后代经轮回选择育成的油菜新品种。在2014—2016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9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964.75 kg/hm~2,比对照品种甘杂1号(折合平均产量2 769.15 kg/hm~2)增产7.06%,田间生长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质量分数0.67%、硫苷质量分数29.20μmol/g,含油率为43.10%。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南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2.
8个甘蓝型冬油菜在陇东南干旱山区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多点试验,对8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越冬率、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抗寒性和产量差异较大,参试品种的越冬率为52.1%~98.6%,折合产量为1 205.1~4 174.2 kg/hm~2。其中天油2288越冬率为88.2%~96.1%,折合产量为1 687.5~4 120.5 kg/hm~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3 456.5 kg/hm~2。陕油2016越冬率为55.6%~96.7%,折合产量为1 205.1~4 174.2 kg/hm~2,在陇南市徽县试验点单产最高,为4 174.2kg/hm~2,平均折合产量为3 185.6 kg/hm~2。各品种经济性状差异也较明显。综合分析,天油2288、天油2255和15ML22抗寒性较强,属强冬性、中熟、丰产型油菜品种,可在甘肃中东部较高海拔干旱山区种植;陕油2016和陕油28经济性状优良,是弱冬性、早熟、丰产型油菜品种,可在陇南市及天水市低海拔的渭河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23.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油丰产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2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05-329A为母本,以恢复系05-334为父本配制的白菜型冬油菜三系杂交种。在2010—2012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391.00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产量2 168.25 kg/hm~2)增产10.27%。该品种田间表现生长优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含量为46.3%,硫苷含量为179.63μmol/g,含油率为45.34%。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类似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4.
以白菜型冬油菜天油4号为对照品种,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对7个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5-270折合产量最高,为3 093.63 kg/hm2,较对照增产12.23%,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25.
以白菜型冬油菜天油4号为对照品种,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对7个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5-270折合产量最高,为3 093.63 kg/hm~2,较对照增产12.23%,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26.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形态氮素比处理水平对马铃薯体内氮素分布、块茎形成期的光合参数以及收获期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为3∶9时,植株体内氮素含量及块茎中的氮素含量在成熟期最高,分别为21.77 mg.g-1和19.10 mg.g-1;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均随着铵硝比下降而升高,单施硝态氮时,光合速率为20.33μmol.m-2.s-1,气孔导度为342.00 mmol.m-2.s-1,胞间CO2浓度为224.67μmol.mol-1;铵硝比为3∶9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6.08 t.hm-2,较对照增加了28.1%.  相似文献   
27.
在陇中半干旱区进行了马铃薯7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垄覆盖地膜垄沟覆草的增温效果最明显,在8∶00、14∶00和20∶00时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19.77℃、29.22℃和26.94℃,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17℃、3.44℃和3.18℃;该模式下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分别为24 279 kg.hm-2、67.61 kg.hm-2.mm-1,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58.42%、46.03%.  相似文献   
28.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区试天水点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SC08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555.6kg/hm^2,较对照增产22.38%;SC09折合平均产量4166.7kg/hm^2,较对照增产11.9%;SC06折合平均产量4111.1kg/hm^2,较对照增产10.43%。上述3个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究苗前与苗后除草剂不同浓度单施或共施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为试验材料,选用苗前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和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于2017—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蓝型冬油菜成熟期,共施比单施的总株防效与总鲜重防效平均提升了18.07%和15.07%,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的平均提升幅度达26.78%和40.83%。苗前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会减弱其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20.56%~34.11%,平均增产1 801.61 kg/hm2;苗后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有一定减产风险,产量变幅为-2.02%~16.06%;苗前与苗后除草剂共施之下,产量增加784.40~2 575.98 kg/hm2,增产30.17%~99.09%,平均增产1 235.00 kg/hm2,平均增幅47.51%。因此,在冬油菜田应用苗前除草剂能显著抑制杂草暴发。苗前除草剂对越冬前苗期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达93.89%和86.98%;成熟期对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76....  相似文献   
30.
为鉴定冬油菜新品系10-1358在天水山区的丰产性与抗寒性,特用天油4号作对照品种,对8家单位提供的9个油菜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1358越冬率最高,为97.1%,09鉴11越冬率最低,为84.4%,其他各参试品种均在这两者之间;0731756产量最高,为184.8kg/亩,居第1位;10-1358产量为179.47kg/亩,较对照增产12.75%,居第2位;对照天油4号折合亩产量为159.18kg,居第6位。结论: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系10-1358具有较高的丰产性与较强的抗寒性,可以在天水山区及周边平凉、庆阳等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