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PCR方法对甘蔗植株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同一植株的不同叶片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叶尖、叶中、叶基)分别取样进行宿根矮化病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甘蔗生长时期常规PCR方法都可以检测出宿根矮化病阳性植株;对呈阳性植株的不同叶片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检测均呈阳性,说明被检测甘蔗品种植株不同位置叶片对甘蔗宿根矮化病检测效率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
从生物学角度对植物吸收、积累硅以及其功能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水稻硅转运蛋白克隆、表达、定位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3.
不同DPC(缩节胺)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DPC(缩节胺)浓度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生防研究室进行,以新陆早44号为材料,用6个不同浓度DPC(缩节胺)(0、25、50、100、200和400mg/L)处理棉花,测定棉叶中叶绿素含量、MDA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 活性、SOD 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1)DPC处理前期叶片中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高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大.而DPC处理后期叶片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2)叶中MDA含量一直低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MDA含量逐渐减小;(3)并不能使棉花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4)DPC处理前期,SOD活性高于对照,而后期低于对照;DPC处理前期,POD活性和CAT活性低于对照,而后期高于对照.[结论]适当浓度的DPC(缩节胺)处理能增加棉花细胞耐渗透压能力,增强棉花抗胁迫能力,提高棉花叶片的抗旱能力,并提高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黄粉虫抗菌肽对耐药粪肠球菌抑菌效果.[方法]用浓度为1×108 CFU/mL的粪肠球菌菌液与麸皮混合饲喂诱导黄粉虫幼虫,在24h后提取黄粉虫抗菌肽,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测定黄粉虫抗菌肽粗提液浓度,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庆大霉素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多步诱导法筛选出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用Kirby Bauer法测定黄粉虫抗菌肽对耐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粪肠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经粪肠球菌诱导24h后提取的黄粉虫抗菌肽浓度,显著高于未用粪肠球菌诱导的对照组(P<0.05),其抑菌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诱导黄粉虫抗菌肽组对耐青霉素、庆大霉素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结论]黄粉虫抗菌肽对耐药粪肠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5.
成熟甘蔗茎秆积累高浓度蔗糖,其蔗糖积累涉及到蔗糖的合成、分解和运输等生理过程,而调控甘蔗茎中蔗糖积累的关键性因素是存在于快速发育的茎细胞中蔗糖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蔗糖的跨膜运输能力,而不是作为源叶输出光合产物的能力和韧皮部运输蔗糖的效率。为此,本文主要从蔗糖进入茎节的途径、蔗糖在液泡中的积累及其调控等方面作了概述,并指出运用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有关酶基因、功能性蛋白、糖信号对甘蔗蔗糖运输和积累的作用将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6.
间歇式曝气与人工翻堆对堆肥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间歇式曝气方式,控制堆肥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调节堆体内有氧/无氧交替周期,与翻堆方式比较,考察不同发酵模式对堆肥化进程及堆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曝气和翻堆方法均能有效提升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翻堆后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8.5%,曝气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5.5%).但曝气和翻堆结束后,堆体内的氧气会迅速下降,翻堆方式在27 min内耗尽氧气,间歇式曝气方式在24 min内耗尽氧气.在堆肥化过程中,间歇式曝气与翻堆相比,堆体温度提前约10 d达到室温;堆体含水量提前约18d达到稳定状态;间歇式曝气能够促进堆肥pH快速恢复至中性.堆肥化结束后,间歇式曝气方式与翻堆方式分别使堆肥物料减少51.3%和44.6%(质量分数);总氮含量分别稳定在1.66和1.62 mg/g.可见,间歇式曝气与传统翻堆方式相比,能够促进堆肥快速达到稳定状态,缩短腐熟周期.且比连续曝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7.
大学是实施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从指导思想、党员作用和网络建设等因素出发,对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以“新津研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黄瓜在感染白粉病菌初期黄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初期,黄瓜叶片的呼吸强度呈现增强趋势,而光合速率受到抑制,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也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可溶性糖可能因为其含量与诸多因素都相关,变化较为复杂,不能确切地描述其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扁秆荆三棱不同种群密度对棉花形态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将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设为0?20?40?60?80?100株/m 26个梯度, 在棉花整个生长期每10 d测一次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 采收期测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产量和纤维品质?扁秆荆三棱对棉花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影响随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为80株/m 2时对棉花第6节果枝以上结铃数和单铃重影响最大, 结铃数和单铃重相对于对照分别减少了2.86个和1.82 g?棉花的产量随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为20株/m 2时影响不大?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棉纤维马克隆值的影响和成熟度的影响?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能显著影响棉花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 进而对棉花产量产生极大影响?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为20株/m 2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 因此应将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控制在20株/m 2以下?  相似文献   
30.
以无柄小叶榕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对无柄小叶榕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Rubisco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处理的持续,净光合速率(Pn)持续下降,而气孔导度(Gs)下降非常缓慢,蒸腾速率(Tr)则先开始快速上升随后保持稳定,但是胞间CO2浓度(Ci)却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温胁迫下,开放PSII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gP)、PSⅡ实际量子产额(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都持续下降.Rubisco初始活力下降速度则快于这些荧光参数的变化.非光化学猝灭(NPQ)14是先迅速上升后来略有下降.这些结果表明高温抑制无柄小叶榕的光合作用不是由于气孔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高温抑制了Rubisco活力,进而影响PSⅡ活力和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