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10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及二代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型相关均为极显著相关。以家系树高育种值为选择指标,共选出8个优良家系。采用配合选择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选出来自21个家系的102个优良单株,其树高比群体均值高出36.25%,期望遗传增益是27.97%。说明配合选择具有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遗传基础的优点。这些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作为营建青海云杉二代种子园试验林的材料。  相似文献   
92.
观光木网袋容器苗生理指标测定与基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不同轻基质网袋容器培养的观光木苗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水分含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状况,结果为M4、M3、和M1基质培养苗木叶片叶绿素相对较高,基质M8最低;基质M3、M7、M6、M2和M9基质培育苗木根系活力都较强,基质M1培养苗木根系活力最弱;植株地下部分含水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其中以基质M5、M2和M6都较高,M1和M8较低;地上部分含水量以基质M2、M3和M4都较高,M1和M9较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为M1、M2、M4和M9都较高,M8和M6较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M7含量较其他都高,M9较低。进一步对测定结果数理统计评价苗木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加权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得到M3基质配方是培育观光木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质配方。另外,可以通过测定苗木叶片干比叶重指标来衡量观光木苗木生理指标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93.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引进的5个楸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并对组培苗移栽时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间1a生株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冬季受冻害差异极显著,5个无性系中001-4表现最好;组培苗移栽前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无性系1a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苗期生长状况仅与无性系相关。本研究为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苗期选择及移栽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探讨了PubMed,EMBASE.COM,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6个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在相关文献提供方面的特点。结果显示,国外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的相关文献功能比较单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国内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检索功能相对比较完善,不仅能提供基于外部特征的相关文献,还能提供相关(关键词或分类号)文献的简单内容。在相关文献的实用性方面,中国知网优于万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优于维普数据库。  相似文献   
95.
为了对黄瓜感染CMV植株体内CMV复制酶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建立CMV复制酶基因的相对表达定量检测技术,并用该方法开展黄瓜植株CMV抗性鉴定试验,以18SrRNA基因为对照,CMV复制酶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引物,探索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同时对CMV复制酶基因进行均一化处理,利用荧光阈值(Q值)计算p-防御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利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黄瓜CMV复制酶基因相对表达定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耗时短,该技术可应用于CMV抗性植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96.
楸树无性系早期生长变异和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7.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8.
开发一款稳定性较好的微胶囊花青素复合盐。首先,以黑米花青素、食盐、阿拉伯胶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原料,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壁材配比乳化物添加量和均质速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为芯壁比1∶7,固形物含量15%,乳化物含量2%,壁材比3∶2 (阿拉伯胶∶羟丙基-β-环糊精),均质速度11 000 r/min。最后,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复合盐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即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100℃,进料速度2 500 mL/h。经过喷雾干燥后,花青素的包埋率为91.31%,其稳定性较包埋前有显著提高。经过微胶囊包埋处理后,微胶囊花青素复合盐成分如下:食盐90%,花青素0.91%,吐温-80 1.82%,阿拉伯胶3.81%,羟丙基-β-环糊精2.55%。  相似文献   
99.
以豆粕为原料,制备了品质优良的美拉德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具有氨基酸补充功能的肽盐。首先,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盐的最佳配方,即氯化钠用量9 g,美拉德产物用量0.15 g,柠檬粉用量0.3 g,葛根粉用量0.1 g,L-盐酸赖氨酸用量0.006 g,L-蛋氨酸、牛磺酸、色氨酸及甘氨酸锌的用量均为0.005 g。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对其进行超微粉碎,并且研究了粉碎时间对调味盐的粒径、色差、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时间为9 min时,调味盐中颗粒的中位径明显减小,咸度显著增加,色差、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以此为依据生产的富含氨基酸的功能性肽盐,可以减少食盐的使用量,从而达到低钠摄入的目的,且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为了评价10个不同无性系楸树的耐锑能力,为锑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植物材料。[方法 ]在不同锑胁迫浓度下,通过对生长量、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根茎叶中锑元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H2O2)、超氧阴离子(O2-﹒)含量、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10个不同无性系楸树耐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浓度锑胁迫下,除8402无性系根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无性系地上和根生物量在不同锑浓度间存在差异;随锑胁迫浓度的升高,大部分无性系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8402和72无性系在2 000 mg·kg-1锑胁迫下根生物量比对照高外,其它无性系在较低浓度锑胁迫下促进了生物量增加,到了一定浓度随着锑浓度的增加,生物量逐渐减少。楸树对锑的富集主要在根部,600mg·kg-1锑胁迫下,63无性系根、叶中锑含量最高,8402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