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吸水性树脂对夏玉米土壤含水量及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剂量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水分蒸发、夏玉米(Zea mays L.)蒸腾蒸发土壤水分含量及夏玉米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5%以上剂量树脂处理土壤水分蒸腾蒸发损失量显著低于0(CK)和0.10%剂量树脂处理;各树脂处理土壤水分蒸发损失量呈现出0.10%剂量及CK0.25%剂量0.50%及以上剂量的趋势;各树脂处理夏玉米蒸腾耗水量没有显著差异;0.10%及0.25%剂量处理夏玉米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比较,0.25%剂量高吸水性树脂处理在一定情况下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和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42.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阳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以自选系MP311作母本,自选系499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根据玉米鉴定、品比、区试、生产试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在2000℃左右的区域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43.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山西地区主推玉米品种获得高产、稳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以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LAI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当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时,玉米群体产量最高,为13700.85kg/hm2。因此,82500株/hm2为山西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作为当地玉米高产选择适宜种植密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4.
龙玉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山西腾达种业有限公司以TN-1作母本、京白2作父本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鲜果穗产量高,鲜食品质优,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水肥条件好、无霜期较长的糯玉米产区和全国类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土壤施硒酸钠对盐碱地油用向日葵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昝亚玲  张丽光  王创云  王磊  原红娟  邓妍  赵丽  郭红霞 《土壤》2020,52(5):1011-101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不同浓度硒对盐碱地油用向日葵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富硒功能农产品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油葵籽仁中全氮含量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籽仁脂肪酸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 土施适宜浓度硒肥(300 g/ha)有利于提高油用向日葵产量,而过低(100~200 g/ha)或过高浓度硒肥(400 g/ha)均降低了油用向日葵产量;土施100~200 g/ha硒,提高了K、S、Fe、Zn、Mn、Cu、Se、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降低籽仁Cr、Cd、Pb含量;土施硒300 g/ha左右有利于降低籽仁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综合考虑油葵产量和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在盐碱地生产富硒油用向日葵的最适宜的土施硒的浓度为200~300 g/ha左右?  相似文献   
46.
采用Illumina Hiseq~(TM)分别对黏虫取食的玉米叶片及对照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和分析响应黏虫取食基因的可变剪接事件。结果表明,对照组中鉴定出15 701个基因对应79 363个可变剪接事件,黏虫取食组中鉴定到11 791个基因的39 385个可变剪接事件。2组玉米基因组在不同的可变剪接类型中,均是以第1个外显子可变剪切、最后1个外显子可变剪切、单内含子滞留和可变5′或3′端剪切4种类型为主。对2组发生可变剪接事件的基因进行比对发现,黏虫处理组新增加了1 121个可变剪接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鉴定出177个表达显著差异的可变剪接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发生可变剪接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氧化还原酶活性、转移酶活性、DNA结合、ATP结合、代谢过程、以DNA为模板的转录及调控相关的功能,表明这些可变剪接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玉米的抗虫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7.
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为其在谷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材料,在谷子3~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用量(150 g/hm~2、300 g/hm~2、600 g/hm~2和1200 g/hm~2)的苄嘧磺隆,分别测定药后第3、7、15和30天的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气体交换指标、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谷子的产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施药后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升高;MDA质量摩尔浓度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施药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产量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降低,但300 g/hm~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MDA质量摩尔浓度和产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推荐用量的苄嘧磺隆对谷子相对安全,可用于谷子田的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