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104篇
  53篇
综合类   776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21世纪地理设计的新概念被纳入到传统规划和设计中,地理设计逐渐的被应用在很多领域中,如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地理设计的核心价值观被体现在重视分析整体性考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地理分析需要用到很多种类的设计工具,很多专家多使用CAD和GIS等传统的地理分析软件,并且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此外,在地理设计发展的几十年中,虚拟地理环境从被提出到发展到现在已经积累出了很多地理分析的经验。本文分析了地理设计与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结合点,应用实践和探索,最终对虚拟地理环境平台的地理设计未来发展的可行性作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42.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及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插植部箱体、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和浮板4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区作业的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55%、2.68%和1.9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为89.54%。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43.
为有效地解决土壤酸化对农业的危害,防止土壤酸化进一步加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在2015年初拟定试验方案,安排一组硅、锌、镁中微量元素肥料在水稻上进行试验。基于此,具体报告该试验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44.
针对自然环境下马铃薯叶片病害识别率低和晚疫病斑定位难的问题,基于大田环境中采集的马铃薯叶片图像,首先对马铃薯叶片病害进行识别,对比AlexNet、VGG16、InceptionV3、ResNet50、MobileNet五种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InceptionV3模型的识别效果准确率最高,可达98.00%。其次对马铃薯叶片的晚疫病斑进行检测,提出一种改进型的CenterNet-SPP模型,该模型通过特征提取网络获取对象的中心点,再通过中心点回归获得中心点偏移量、目标大小等图像信息,训练后的模型在验证集下的mAP可达90.03%,以F1为评价值分析对比其它目标检测模型,CenterNet-SPP模型的效果最好,准确率为94.93%,召回率为90.34%,F1值为92.58%,平均检测一张图像耗时0.10 s。为自然环境下马铃薯叶片病害识别和检测提供较为全面的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5.
VP1蛋白是口蹄疫病毒(FMDV)的主要结构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以及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为探究VP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筛选出其最佳体外表达系统,使用Visual Gene Developer、CodonW、GraphPad Prism等软件,对VP1基因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同时将VP1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与大肠杆菌、毕赤酵母、昆虫杆状病毒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作了比较。结果显示,VP1基因的CAI为0.21,ENC为55.43,GC3S为65.26%,表明该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较弱并且密码子偏好以G/C碱基结尾。结合VP1基因与各表达系统密码子使用频率比值,发现其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频率比值差异最小且CAI最大,因此推断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FMDV VP1基因最适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为FMDV亚单位疫苗研制等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6.
乌江流域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乌江流域主要茶场茶园土壤理化性状、茶叶生化成份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状各不相同,其对应的茶叶品质也不相同。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品质优劣依序为硅质黄壤>砂页岩黄壤>第四纪粘质黄壤>小黄泥>黄棕壤  相似文献   
47.
由于对边坡强度参数统计特性考虑不全面,使得边坡可靠性指标计算值偏小,对应的失效概率偏大,常常超过10%,设计中难以采纳,造成地基可靠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进展缓慢。以某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土质高边坡为工程背景,在分析土质参数统计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系统地分析了土质强度参数的均值不定性、变异性、相关性、区间特性和空间变化性等对边坡稳定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性参数的各种统计特性对边坡稳定可靠性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靠性指标计算值随抽样距离的减小而增加,随c或φ均值的增大而增加,随c和φ的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c和φ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加,考虑区间性后可靠性指标计算值也明显变大。即变异性对边坡稳定不利,而相关性、区间性和空间变化性对边坡稳定有利。因此,准确而全面地考虑土质参数的统计特性,尤其是在参数变异性和相关性的基础上加以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化性和区间性会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且计算结果趋于安全,有利于地基可靠度规范的推广运用和边坡工程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48.
射阳港海滩创汇农业开发的思路(续)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肖宏儒,范荣射阳港农牧渔业总公司张才桐,王国华3.开发创汇农业的对策建议3.1制订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分步实施。在创汇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必须以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创汇...  相似文献   
49.
瞿波  周发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25-428,T002
用电镜观察了生态核不育大麦早播和晚播材料的不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小孢子败育的关键时期是小孢子形成后的单核靠边期(即大液泡时期),进入这一时期后,早播材料不能有效地形成中央大液泡,各种细胞器及液泡膜解体或退化,从而导致败育。因此,液泡系的行为似可以作为自下而上核不育大麦小孢子败育的最早标志。极少数小孢子长期停留在单核靠边期,直至抽穗时仍未进入二核或三核,可能也是败育的原因之一。晚播材料小孢子表现  相似文献   
50.
截干蓄枝式造型的特点:因不纳弯,故枝条粗度可从1厘米至5厘米,最粗的可达10厘米以上。图1为2008年10月剪截的直径1厘米的对节白蜡,经生根粉药液处理后扦插于苗地培育,现洗去泥土裸根拍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