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新疆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水稻主栽品种新稻11号为试材,通过田间比较试验,探讨了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新疆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常规普通平盘秧苗机插增产7.74%,比传统人工育秧手插增产13.04%;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生育期比其余两种育插秧方式短;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普通平盘秧苗机插纯效益增加177.99元/667 m~2,比传统的人工育苗手插秧纯效益增383.04元/667 m~2,节本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南疆垦区水稻精量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垦区水稻生产受水资源紧张、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影响,人工撒播存在出苗差、出苗不均匀、根系入土浅、生产成本高等弊端。采用机械精量直播技术有效克服了以上弊端。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水层管理、施肥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生产环节总结了水稻机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农一师稻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科学种田能力、品种优势和市场经济趋势等情况作为依据,论述了农一师发展优质水稻生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发展优质水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不同粳稻品种(系)稻米品质差异,改良稻米品质,筛选出新疆优质粳稻品种(系)。【方法】 以新疆近年来筛选出的16份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粳稻品种外观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粳稻品种(系)品质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 供试16个粳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在1.5%~140.0%,其中糙米率变异系数最小为1.5%,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为140.0%。垩白度与垩白率,糙米率与精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稻56号品质性状综合得分最高为2.233 7,新稻50号品质性状综合得分最低为-1.716 5。第Ⅲ类粳稻品种(系)品质较优,第Ⅱ类次之,第I类与优质稻米要求差距较大。【结论】 16个粳稻品种(系)中新稻56号品质最好,新稻50号品质最差,降低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可以作为新疆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新疆南疆水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特征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密植与优化氮素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新稻36号品种,设置主区为4种施氮量(纯氮0、120、240和360 kg/hm2,以N0、N1、N2和N3表示),副区为5种栽插密度(13.89×104、16.67×104、20.83×104、27.78×104和41.67×104穴/hm2,以D1、D2、D3、D4和D5表示)的裂区田间试验,分析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与米质特征。【结果】 (1)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有利于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以N2D4的最终茎蘖数最大,达412.80×104个/hm2;(2)南疆水稻群体干物质快速增长期在拔节前后至灌浆中后期,且随施氮量增加有延长趋势,其最终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N3>N2>N1>N0。密度过高不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其最终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D4>D5>D3>D2>D1;(3)N2和D1的穗粒数最大,施氮量过高,对提高结实率、粒重和分蘖成穗率不利。随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增加,有效穗数和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2D4的有效穗数和产量最大,分别达399.08×104穗/hm2和13.61 t/hm2,其次是N3D4,为371.46×104穗/hm2和12.94 t/hm2;(4)密度对米质影响不大,增施氮肥利于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增加,提高品质。【结论】 施氮量240~360 kg/hm2、栽插密度27.78×104穴/hm2(30 cm×12 cm)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6.
优质粳稻新品种新稻24号的选育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合新疆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以秋田小町为母本,籼粳61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及多代系谱法选育.[结果]2007、2008两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结果增产9.61;,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增产5.37;.两年区域试验中的最高单产分别达到810和788 kg/667 m2.两年适应度达到80;.[结论]该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稻24号.主要特点是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稻米外观品质好 、食味口感佳,适合精加工优质稻米生产.稻谷多项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27.
[目的]构建抗潮霉素标记基因的雪莲抗寒SiPEB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新疆粳稻,为提高水稻的抗寒性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连接到pMD19-T Vector载体上,测序验证,经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DC32表达载体上,通过冻融法将该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新疆粳稻品种秋田小町.[结果]得到抗寒基因SiPEBP,并构建成SiPEBP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具有潮霉素抗性的水稻愈伤组织,经PCR技术鉴定,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结论]获得了转雪莲抗寒SiPEBP基因的水稻植株,这对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水稻中的功能并探讨其在水稻耐冷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水稻在新疆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以新稻11号和新粳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需水量、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比控制灌溉处理的分蘖数高,但是最终有效分蘖数及成穗率要小于控制灌溉处理;控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667m2少灌水134.4m3,节水23.5%;新稻11号和新粳2号的产量控制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增产4.93%和4.42%,控制灌溉处理增产的原因在于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均比常规灌溉好。可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新疆阿克苏地区年≥10℃有效积温3800℃左右,麦收后可插秧复播种植生育期为120~130d的水稻品种,并可以实行稻麦一年两熟制,即麦收后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继续种植小麦。复播水稻品种目前采用新稻1号、小越光品种。  相似文献   
30.
A稻6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农科所育成的中晚熟粳型吨粮水稻新品种。采用(农林6号×矮丰2号)杂交选育的沙矮2号品系作父本与吉粳60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功,1997年9月经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现将其主要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