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224篇
基础科学   297篇
  207篇
综合类   2015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1233篇
园艺   282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三年来作者对于幼龄結果油棕的果穗和果实腐烂的症状、分布、蔓延为害,其发生条件和栽培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观察,并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田间人工接种和試探性化学保护等試驗。同时对果实离层組織的形成进行了切片检查。 結果指出海南十二个地区的幼龄结实棕园普遍出現的花、果、穗腐与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果腐是果实离体后从蒂部組織开始的。从腐果組織中經常可以分离到細菌、炭疽菌和鐮刀菌。多次田間接种証明这些菌对健康果实和果穗均无致病能力。大田喷药无效。看来,油棕果腐病是由于环境坏、管理差的条件下,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产生离层而与果柄分离,再由外界杂菌腐食脫果而致腐烂。可見,本病是屬于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53.
水稻白叶枯病自发现到现在已有90年的历史。由于发生地区广泛,为害严重,各国对此病曾做了大量研究。日本对它已研究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但对其侵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仍有不同看法。我国最初认为种子传病是首要的。但在病区单抓种子处理还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又认为病稻草是病区次年的主要菌源。近年来,又发现在严格处理病革、病种子的情况下,仍然发病,故怀疑除上述两种传播途径外,还有其它传播途径。关于杂草传病问题,日本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和我国国内一样,对杂草带菌传病问题,意见很不一致。我们认为对这一传播途径有彻底弄清的必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病的侵染循环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白叶枯病的彻底防治。如果这一传播途径确实存在,我们若不承认它,在防治上就会出现大的漏洞。如果白叶枯病确与杂草无关,盲目地采用相应的措施,也是多余而毫无意义的。这次试验是采用较直接的“离心浓缩针刺接种法”,其结果:第一年证实有马唐等六种杂草、黄豆和水稻根部能够带菌;第二年证实有车前等三种杂草和水稻根不仅带菌,而且可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第三年又证实在不同地区有马唐,狗牙根等四种杂草能够带菌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中旬。另外,用病区杂草和水稻健苗混栽,结果稻苗上发病,而对照的不发病。通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证实有数种杂草的根茎部不仅带菌,而且能传病。  相似文献   
54.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提纯的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然后用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建立了检测PRRS抗体水平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该法通过胶体金标记SPA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整个试验过程仅需5min即可判断结果;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纯化PRRSV抗原的最低检测量为0.0553mg/mL,即55.3ng/点。对200份猪血清用该法与ELISA同时进行PRRS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98%。  相似文献   
55.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危机时时显现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要想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将危机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危机管理与战略管理融合的重要性与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6.
小麦引进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110个小麦引进品种在自然病圃区进行了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有55个 ,其中有34个品种生育期接近于扬麦158,且田间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57.
<正>为探索日本礼品小西瓜在宁海大棚搭架立体、高密度条件下的早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2000年宁海县农业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试种了10个标准(18m2)钢架大棚的日本礼品小西瓜,品种有天黄、樱桃红、红小玉、小天使。搭架小西瓜藤叶生长在(渔)网上,瓜挂在“人”字竹架下面,通风透光,生长匀称,外形美观,在瓜地施足基(厩)肥,  相似文献   
58.
张焕英  张筱梅  张渊 《食用菌》2003,25(3):17-18
鸡腿菇组织分离以手掰子实体成功率最高,各株不同部位培养以柄基部组织生长最快。拮抗试验表明,分离物与原株存在一定的拮抗性,栽培发现,其产量较原株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9.
张焕英  张筱梅  张渊 《食用菌》2003,25(1):19-19
茶薪菇 ,又名茶菇、油茶菇。其味鲜美 ,质地嫩脆 ,清香可口 ,营养丰富 ,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珍稀菇类。目前茶薪菇栽培原料多以木屑、蔗渣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薪菇大面积的生产开发。我省玉米芯、玉米秸、麦秸等资源丰富 ,为了就地取材 ,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由河北农大提供。母种培养基PDA ;原种培养基棉子皮、麦麸。1.2 原料配方及培养袋制作 ①棉子皮 88% ;②玉米芯78% ;③玉米秸 78% ;④麦秸 78% ;⑤棉子皮 33% ,玉米芯35 % ,玉米秸 10 % ,麦秸 5 % ;⑥木屑 78% ;⑦棉…  相似文献   
60.
由端木礼明和朱慧俩人,于2000年5月创办的无锡杨市王鸽有限公司,通过四年多来的艰苦努力,现有种鸽数量已由建场时的3500对发展到24000对,职工人数由办场时的3人增加到35人。从2003年10月起,在惠山区洛社镇杨市社区润杨村仁里桥建起了新场,占地面积2406亩,新投入200万元,已在今年6月竣工。养殖面积达4000平方米,其中有标准化鸽棚10幢,年上市30万羽乳鸽。有商品猪舍11幢,年出栏能力1万头,并有乳鸽屠宰加工厂。2003年该公司上市乳鸽20万羽,收购加工脆皮乳鸽45万羽,年产值达850万元,年利润近1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