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冬小麦新品种——沧核0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核 0 3 0是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为了满足生产上对抗旱、节水、丰产、稳产品种的需求 ,1 986年以抗旱、耐盐、丰产、优质、早熟、抗病共 2 0个亲本 ,利用太谷核不育显性单基因材料组成轮回群体 ,通过轮回选择方法 ,经水旱交替选择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1 亲本来源及主要选育经过第一步将 2 0个亲本配成 6个复交组合 :平阳 75( 3 8) -3 0× 790 2 2 / /京双 1 0 78× ( 3 4 ) -4科遗 2 6× 9D1 5-0 3 / /昌乐× 0 73 4临汾 61 54× 86-0 2 1 / / 79-2×盘矮 1 4078( 1 0 )× -1临汾 71 -52 1 2 3 / / 71 -3 2 1× 0 8963 8盘矮 1 40×濮…  相似文献   
42.
小麦限水条件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沧州地区压限采情况下,为限水小麦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利用搜集的河北省10个品种,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灌水量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成穗率、株高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产量均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三个处理相比较,平均单产达到显著差异(P<0.05),0水条件下的产量最低为4462.18 kg/hm2,1水条件下的产量为5668.53 kg/hm2,2水条件产量最高为6707.87 kg/hm2。2水处理较1水处理增产18.34%,1水处理较0水处理增产27.03%;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成穗率和株高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沧州地区一水不浇的情况下,产量损失80~115 kg。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沧州地区水分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搜集黄淮北片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春季灌水处理,利用室内和田间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的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浇1水比浇0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1021.05 kg/hm~2;浇2水比浇1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900.00 kg/hm~2。在灌浆期对小麦各品种的旗叶叶面积调查发现,0水的叶面积最小,平均为18.15 cm~2,浇1水的叶面积为20.34 cm~2,浇2水的叶面积最大为24.05 cm~2。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各品种的容重有所下降,不孕小穗数下降,株高逐渐增大。该研究认为在沧州地区每少浇1水,产量损失900.00 kg/hm~2。  相似文献   
44.
研究通过水旱地小麦品质性状分析试验表明,同一品种小麦品质受浇水影响,旱地品质优于水地,且水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变异系数最大大于40%,品种间水旱地品质性状变异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以沧麦15为试验材料,以2018—2020年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沧麦15的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沧麦15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性以穗粒数最大、千粒重次之,偏相关分析表明其产量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通径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向效应,对产量正向效应的通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穗数(0.459 9)>千粒重(0.446 5)>穗粒数(0.373 2),穗数对产量正向效应的贡献最大。综上所述,沧麦15产量的提高要保持合适的穗数,在此基础上,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小穗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同时稳定千粒重,充分发挥其丰产潜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