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采用盆栽法,以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百草枯原药为对照,研究了增效配比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有效成分质量比4:1)混剂对三叶草电导率、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比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混剂对三叶草叶片电导率具增效作用,其药后2d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混剂实际抑制率与混剂理论抑制率M值为789.44;混剂对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表现出增效作用,药后4d其M值为262.12;混剂对ALS活力具有相加作用,药后2d其M值为104.12。  相似文献   
63.
为提高单作大豆产量,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南豆12为材料,分别探究了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大豆田间出苗的影响,及叶面喷施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褐藻胶寡糖、壳寡糖、冠菌素拌种均能提高大豆的田间出苗率,而叶面喷施均能提高大豆的株高与茎粗,褐藻胶寡糖和冠菌素拌种可增加大豆分枝数,壳寡糖拌种则减少了大豆分枝数。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株粒数与百粒重,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同时还可提高大豆粗蛋白含量,降低粗脂肪酸含量以及满粒期大豆籽粒中可溶性糖与还原性糖的含量。此外,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会影响收获子代大豆的萌发。褐藻胶寡糖、壳寡糖、冠菌素拌种推荐每公斤大豆使用100 mL植物生长水溶液拌种,浓度分别为25、100、0.05 mg·L-1;叶面喷施的推荐使用量分别为50、50、0.01 g·hm-2。 本研究结果为大豆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化学催熟剂对套作大豆收获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荫品种南豆12为材料,在"玉-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研究了在R7前期、后期两个时间点喷施乙烯利、立收谷、克无踪3种化学催熟剂对大豆机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喷施时间,3种催熟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衰老、植株叶片脱落和各器官脱水干燥,这为套作大豆的机械化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对照相比,喷施乙烯利能显著促进叶片的脱落,且对产量影响最小,但籽粒脱水缓慢;克无踪次之;而立收谷在加速籽粒脱水方面效果最为明显,至第9天籽粒含水量即降至适宜机收的水平,比对照提前了9 d,但显著降低百粒重和平均单粒重。此外,3种催熟剂对大豆籽粒的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自然脱落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套作大豆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催熟剂,保证大豆的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65.
农药的沉积量是判定农药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3种不同的喷雾器喷施防治灰霉病的化学药剂——10%环酰菌胺可湿性粉剂于大棚种植的番茄上,并于2 h后采集番茄叶片,通过构建气相色谱法(带UECD检测器),分析不同的施药器械对农药沉积量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WB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和3WJD-18静电喷雾器施药,环酰菌胺在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分别为3.25和5.61 mg/kg,而采用TSP-60(S)热力烟雾器施药,环酰菌胺沉积量最高,达12.83 mg/kg;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方面,也以热力烟雾器的防治效果最好(对番茄叶片和果实上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53%和85.50%),显著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叶防效73.88%,果防效74.03%),与静电喷雾器处理的叶防效(77.45%)差异显著,而与果防效(79.85%)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TSP-60(S)热力烟雾器和3WJD-18静电喷雾器均能提高环酰菌胺在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并可提高对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6.
两系杂交新组合杨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两系广占63-4S与9311配组的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5024),2007年在麻阳文昌阁乡种植1.5hm2,平均产量8.85t/hm2,高产达9.75t/hm2.  相似文献   
67.
以亿丰丸山3WP-500CN型号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研究对象,以诱惑红85作为指示剂,测定了6种喷雾助剂 (红太阳、倍力、迈丝、融透、印楝油和哈速腾)、3种喷头 (TEEJET-VP80015、ASJ-VP110015和LICHENG-VP11003) 以及3种喷雾压力 (0.2、0.4 和0.6 MPa) 对农药沉积利用率、药液雾化性能 (D50值雾滴密度等)、雾滴分布均匀性等喷雾参数的影响,以及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EEJET-VP80015喷头,在0.4 MPa喷雾压力条件下,助剂哈速腾雾滴分布均匀性显著高于其他助剂,变异系数为0.11,同时对雾滴估计沉积量 (45.74 μL/cm2) 与分布跨度 (1.29) 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助剂;助剂迈丝对雾滴密度 (103.78个/cm2) 和农药沉积利用率 (83.88%) 的影响均显著高于其他助剂。采用TEEJET-VP80015喷头,在未添加助剂条件下,不同喷雾压力对雾滴分布跨度、雾滴附着率和农药沉积利用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在0.6 MPa压力下,分布跨度为1.18,雾滴附着率为33.32%,农药沉积利用率为78.19%。在未添加助剂、0.4 MPa喷雾压力条件下,喷头LICHENG-VP11003对雾滴分布均匀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喷头,变异系数为0.12,同时对雾滴覆盖率 (69.37%)、雾滴估计沉积量 (42.77 μL/cm2) 和农药沉积利用率 (75.79%) 的影响也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喷头。各测定条件下,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雾化性能和雾化参数结果一致,其中添加助剂迈丝后防治效果达到89.27%,显著高于添加其他助剂,增大喷雾压力到0.6 MPa,防治效果达到88.67%,显著高于其他压力条件;采用TEEJET-VP80015喷头,在0.4 MPa喷雾压力下,水稻产量为8301 kg/hm2,显著高于人工喷雾。因此,助剂与喷头类型均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时的农药沉积利用率、雾滴分布均匀性以及雾滴参数和雾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适当的喷雾压力下添加助剂可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8.
姜瘟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世界生姜产区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研究表明,从发病田中未发病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蜡状芽孢杆菌菌株L1(B.cere-us,L1)对茄科雷尔氏菌等8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具有广谱抗性。经Econo-Pac Q离子交换柱纯化、SDS-PAGE分析,从菌株L1得到一个表观分子量约为40 kDa的拮抗蛋白Lp,该蛋白具有光稳定性,在pH 6.0~8.0,温度20~60℃条件下均表现出对茄科雷尔氏菌的极强拮抗能力,但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失活。实验表明,0.38 mg/mL为该蛋白的最低拮抗浓度。  相似文献   
69.
长尾狐猴是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在野生或人工精心喂养条件下一般不易发生维素B1缺乏症,但在环境和饲养条件变化时也可能发生此病.辽宁省丹东市锦江山公园两只长尾狐猴在2000年3月20~29日,出现全身乏力、共济失调等症状,经诊断性治疗,确诊为维生素B1缺乏症,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为了实现胶囊内窥镜的自主行走,笔者设计了一种胶囊机器人的行走机构。该胶囊机器人采用两个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可以完成一般三个动力源才能完成的动作。文章主要讨论了该胶囊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