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7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夏播玉米组合的籽粒灌浆脱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出玉米籽粒灌浆脱水快、受温度影响小的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供生产应用,以5个杂交玉米新组合515×527、黔526、GL881、J106×572和1013×572为供试材料,结合当年当地气象资料,对其授粉后15~67d的玉米籽粒含水量、籽粒鲜重、干重、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玉米整过灌浆过程中,其日平均温度与玉米籽粒的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515×527和J106×572组合的灌浆速率与脱水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组合黔526受温度的影响较小。2)在灌浆后期(授粉后56~67d)脱水速率最快的组合是GL881。生产上可选择对温度不敏感,后期脱水快的品种进行应用,以减少低温对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为了更好地利用Suwan1/Mo17改良系,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从玉米Suwan1/Mo17的改良系中随机抽取14个材料和Mo17与代表我国玉米4大骨干系的黄C、丹340、黄早四和78599组配60个杂交组合,并进行组合鉴定.结果表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10个农艺性状除出籽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性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所选用的材料看,用来源于Suwan1群体的S37与S611改良Mo17的效果比较好,用QB48改良Mo17的效果最差.同时用Suwan1/Mo17改良系与MO17在农艺性状上进行比较,通过Suwan1改良Mo17,在叶数变化上差异不显著;而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百粒重和自身产量变化较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稳位高显著下降,穗粗、穗行数和粒重都显著增加.QB478-1穗粗、穗行数、粒重和小区产量分别比Mo17增加5%、15.7%、18%和50%.  相似文献   
33.
分别以热带玉米群体苏湾1号、苏兰3号和QR273/LCH645的F2后代为受体亲本,4份具有不同来源的诱导系作父本,组配规模为20个果穗/组合的杂交后代。根据子粒的胚和胚乳显色差异鉴定出单倍体子粒,评估不同诱导系和母本群体的诱导率。结果表明,苏湾1号呈现出较其改良材料低的诱导率,随着温带血缘的增加,诱导率逐渐增加。针对相同受体材料,不同诱导系的诱导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诱导系1619表现出最高的诱导率(6.28±0.20~7.94±0.85),诱导系1613表现出最低的诱导率(1.93±0.19~3.68±0.05),诱导系1619在诱导热带种质产生单倍体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4.
施氮与不施氮条件下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 QTL 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究施氮与不施氮对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变异的影响,并定位相关 QTLs。 【方法】 以玉米的骨干自交系综 3 为供体亲本,许 178 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构建了一套以许 178 为遗传背景的综 3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SSSLs) 群体,其中包含 160 个单片段代换系。以这套 SSSLs 以及许 178 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施氮 (N+) 和不施氮 (N–) 条件下,通过一年三点 (贵州贵阳、德江和云南罗平) 的表型评价,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散粉期、吐丝期和散粉–吐丝间隔期 (ASI) 3 个开花期相关性状进行 QTL 定位。 【结果】 在基因组范围内,2 种氮处理条件下共定位到 54 个开花期相关性状 QTLs,主要定位在第 1、3、6、9 和 10 染色体上。其中 5 个 QTLs 在 3 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施氮条件下,吐丝期 (DTS) 相关位点qDTS9a,位于第 9 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3.05%;吐丝散粉间隔期 (ASI) 相关位点qASI10a,位于第 10 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30.74%。不施氮条件下,散粉期 (DTP) 相关位点qDTP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3.43%;吐丝期相关位点qDTS9a,位于第 9 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4.08%;ASI 相关位点qASI10,位于第 10 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50.28%。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定位结果比较发现,不施氮条件下检测到的 QTLs 数目显著高于施氮条件下的检测数量。 【结论】 不同氮素处理下存在一些共有的控制玉米开花期相关的遗传区段,分别位于 Bin9.02 (umc1170-umc1636-bnlg1401-umc1271) 和 Bin10.04 (umc1077-umc1053-umc2350),这些区段可能在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下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玉米开花期相关基因的重要候选区域。   相似文献   
35.
热带玉米Tuxpeno种质形成、改良及育种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狭窄和杂种优势单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发展,发掘优异种质,获得突破性育种材料是选育优良品种的基础与前提,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入、改良和应用对促进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热带玉米Tuxpeno种质形成、改良以及演化进程。采用群体改良方法对玉米Tuxpeno-Reid种质进行4次轮回选择,构建温热人工合成Tuxpeno-Reid 1号(简称墨瑞1号)C0、C1、C2和C3群体,回顾玉米Tuxpeno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中的应用,为有效地利用热带玉米Tuxpeno种质提供技术支撑,并进一步拓宽与丰富我国现有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36.
基于SSR标记的杂交玉米金单999种子的纯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准确地判断杂交玉米金单999种子的纯度,有效阻止伪劣种子在市场上的流通,提高种子市场的种子质量,同时为其他杂交玉米种子的纯度鉴定提供方法参考,利用SSR标记技术,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能够清楚、稳定、准确地鉴别出金单999的亲本及杂交种且呈现双亲互补带型的2个引物,对金单999玉米杂交种进行纯度检验.结果表明:Bnlg1496、umcl222这2对引物完全可以对杂交玉米金单999的种子进行纯度检验,并检验出金单999种子的纯度为98.12%.  相似文献   
37.
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合理利用Tuxpeno种质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途径,对5个Tuxpeno种质改良系与我国5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NCⅡ遗传设计,分析25个组合F1组合之间的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①各杂交组合11个农艺性状中,除出籽率外,其他性状组合间和配合力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Tuxpeno种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为主;②5个Tuxpeno种质改良系性状中,大19和81565穗部性状的GCA表现优良,同时存在较大产量利用潜力.在25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产量的对照优势为正值.各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表明:加性方差所占基因型方差的比例大小顺序为抽丝散粉期>穗行数>穗粗>秃尖长>穗长>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小区产量.各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干显性方差.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Tuxpeno种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8.
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先锋选系的改良及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按NcⅡ交配设计组配杂交组合,采用8×8部分平衡格子方试验设计进行田间组合鉴定,对9个先锋玉米选系10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间的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先锋选系之间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7个测验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也达到极显著差异,16个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先锋选系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QB662(0.41),测验种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S273(0.53),特殊配合力最高的是QB1051-1×双M9(0.59),产量最高的组合是QB662×S273(993.3524kg/667m2)。  相似文献   
39.
种质基础狭窄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玉米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Tuxpeno是玉米的一个重要种族。本文就其种质的特点以及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成功应用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深入利用玉米Tuxpeno种质,进一步探索创建新的种质资源,挖掘新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40.
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及杂交种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扩增我国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按NC-Ⅱ设计,用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14个)及未改良的Mo17与我国4大玉米种质组配出60个杂交组合,对组配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一步研究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的小区产量的配合力方差。结果表明,在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中,除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未达到显著水平外,穗位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和穗长等8个农艺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最高的自交系是07D-202,而测验种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最高的是丹340。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最高的组合是06 c-2314×黄早四,小区产量最高的组合是QB402×黄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