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广占63S的不育基因来源于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其育性转换表现为温敏型,是迄今两系杂交水稻中应用最广泛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之一.对广占63S/旱1587组合的F2分离群体进行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的不育性受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以广占63S与旱1587组合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将不育基因(暂命名为PTGMS2-1)定位于第2染色体标记S2-4与S2-27之间物理距离390 kb的区间内,与两标记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1.1 cM,与标记S2-24共分离.  相似文献   
52.
在介绍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013的选育经过、区试结果和特征特性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为该品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超级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结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代表性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超级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的结实特性.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的产量较两优培九和汕优63分别提高15.05%和16.63%;与汕优63相比,扬两优6号的总颖花量高19.11%;与两优培九相比,扬两优6号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高7.86%和3.27%.扬两优6号与两优培九相比,起始灌浆势大,灌浆速率快,到达最大粒重的时间短,米粒背、中、腹部的淀粉粒排列紧密.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间扬两优6号平均受精率比两优培九高5.86%~9.51%,结实率高9.63%~15.55%,充实度高8.21%~16.63%.上述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不仅具有高产量潜力,而且具有高结实特性,结实率高而稳定,籽粒充实度高,有利于发挥超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54.
以早熟晚粳扬粳4227为材料,研究播期对其产量结构、品质和RVA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栽期推迟,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成穗数呈上升趋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不同播期处理下,扬粳4227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和RVA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其中,播期4月25日稻米的整精米率最高,且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播期6月5日的胶稠度最小。随着播期的后移,稻米峰值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扬粳4227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理想播期可安排于5月15~25日播种,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5.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处理丰优香占群体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条件下,成熟期总干物重高、齐穗至成熟期净光合产物多、增产显著,表明丰优香占具有稻谷高产的物质基础,对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适应范围宽。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试验中,以密度为30万穴.hm-2、施氮量为187.5 kg.hm-22个处理的产量最高,齐穗至成熟期净光合产物、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齐穗后25 d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指标也有相同趋势。合理密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确保丰优香占创造合理的群体,取得较多穗数和较高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生物学产量和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56.
水稻新品种丰优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丰优22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引进不育系粤丰A与自选恢复系扬恢22(R13)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为迟熟中籼稻,稻米品质优,穗大粒多,成成熟期转色好,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57.
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以来,对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三系杂交籼稻的稻米品质受到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亲本米质的直接影响,优质育种难度尤为突出。选育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一直是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从选育恢复系人手,于1998年选育出稳定的优质恢复系扬恢336,1999年将其与优质不育系粤丰A配组,育成了优质高产新组合丰优336。2004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8.
高产优质杂籼新组合K优507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杂籼新组合K优507具有突出的产量优势和制种高产优势,品质达新部标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抗性亦好于汕优63。  相似文献   
59.
迟熟中粳糯扬粳糯1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糯米需求量逐年增加,选育和应用优质高产且商品性好的粳糯稻新品种也日益得到水稻育种者和生产者的重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省泰州市种子公司合作,经过多年选择与鉴定,成功地选育出迟熟中粳糯新品种扬粳糯1号。该品种  相似文献   
60.
针对水稻育种面临的新要求 ,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好水稻育种过程中的几个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