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王建强 《甘肃农业》2004,(11):69-70
本文在阐述疏勒河项目区盐碱 (渍 )土的分布、形成的基础上 ,审视了疏勒河项目区开发利用状况 ,指出在传统农业开发利用中存在灌溉效率低、缺乏洗盐排碱合理规划和对盐害认识的纰漏等三方面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2.
规模是一种生产组织,规模是发展的象征,规模是入的碰撞与进步,规模是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规模产生效益。但是规模也脱离不了历史的发展阶段,规模也离不开人和人群的智慧和能力。规模更不可能随意超越客观的可能。资料显示,在我国当前篆件下,缭舍效能最佳的玉时毙是500-999头。目前;我国1000头以上规模的特大牧场,单产超过8000千克的牧场数可能有两位数。但这可是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沉积和努力才达到的,当然也是我们奶业工作者应当去争取的。  相似文献   
63.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不同的草地类型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生态型,并针对牦牛乳的品质和开发潜力,提出了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提高牦牛的产礼性能,特别是采用野牦牛冻精改良母牦牛生产性能的途径。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建立,一是要遵循牦牛逐水草而牧季节转场的习性;二是牦牛过冬贮备充足的饲草料;三是建棚圈、实现冷季家畜的舍饲和持续增膘;四是把野牦牛的保护纳入家牦牛生产的范围,使这一系统更富有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64.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新品种在嵩县的表现,筛选出适宜的高产、稳产、抗病品种,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征集了近几年新审定和参与审定试验的小麦新品种21个,进行示范展示。结果证明:豫教5号、良星66、周麦23、周麦26、平安8号表现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效果明显,适宜在嵩县中等以上水肥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5.
分析了国内现有联合收割机通过性能和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应用,旨在推动国内联合收割机驱动装置的进步。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应用   相似文献   
66.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胜利街受限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更新改造涉及街区整体风貌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修复、拆除搬迁等复杂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保护仅限于控制建设层面。针对胜利街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成功案例的借鉴对比分析,提出了重要保护、选择性保留和适应性调整3类元素,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更新。通过对建筑进行多元的综合评价,得出详细的建筑等级划分,分别提出不同的更新策略,同时对街巷格局、街区功能调整、风貌控制和道路交通组织等也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67.
2007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发生实况分析与2008年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总结分析了2007年我国稻纵卷叶螟暴发为害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初步预测了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68.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植物保护工作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作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植保工作新常态的基本概念、特征特点、基本态势、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阐述了应对植保新常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即围绕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总目标,夯实监测预警和疫情监管"两个基础",强化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应急防控和政策保障"四大体系",促进防控重点、防控对象、防控策略、防控方式和防控器械"五大转变",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化、物质装备现代化、防控技术集成化、用药管理制度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和植保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69.
低温胁迫对银叶菊和矾根抗寒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分析银叶菊和矾根的抗寒性,为其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拟合的S型曲线计算获得半致死温度;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叶片游离脯氨酸;采用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叶片丙二醛含量。银叶菊和矾根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7.38℃和-61.09℃;不同处理温度下银叶菊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幅远大于矾根,矾根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银叶菊叶片在各处理温度下的丙二醛含量远低于矾根叶片。采用相对电导率和半致死温度这2个生理指标得出的结果与露地观察较为一致,矾根的抗寒性强于银叶菊。  相似文献   
70.
信息动态     
本文回顾我国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植物保护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今后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