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290篇
  131篇
综合类   1132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48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离心沉淀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州市动物园鸟类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对62种鸟类共110份粪便样品进行调查,查出2种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0%,球虫和毛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8.08%和3.64%。此次调查寄生虫总感染率比2004年降低了40.31%,感染强度也明显降低;与2006年和2007年的感染情况基本一致,表明对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应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992.
农产品是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高效产业,但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率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化较低;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等.作者立足新疆实际,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为实现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王强  朱岚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3):106-107114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桂花产业一直都是咸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咸宁桂花产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必须延伸桂花产业的产业链。在咸宁现有桂花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对咸宁桂花的资源现状、开发研究及产业现状的分析,找出产业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对策,以把咸宁桂花产业做强做大,提高桂花产业的产业价值,并逐步提高其在咸宁GDP中的贡献值。  相似文献   
994.
高寒地区芸豆氮肥与密度优化组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龙江省北部主栽芸豆品种英国红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氮肥和密度对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商品与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会显著增加各个生育时期和生育期的天数,低密度时差异不显著,超过20万株·hm-2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各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芸豆的商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N肥45 kg·hm-2和密度10万株·hm-2的组合脂肪含量最大为1.51%,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蛋白质最大值出现在N肥60 kg·hm-2和10万株·hm-2的密度与氮肥组合上,最大值为14.55%,与N肥45 kg·hm-2和10万株·hm-2组合差异不显著,与其它组合间差异显著;N30 kg·hm-2和20万株·hm-2组合产量最高,为3 418.56 kg·hm-2,与N肥45 kg·hm-2和15万株·hm-2组合产量(3 417.46 kg·hm-2)相当,与其他组合间差异显著。综合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品质分析,最为理想栽培模式为N肥45 kg·hm-2和15万株·hm-2组合。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玉米Zmcen基因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并对其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以玉米c DNA为模板,将其构建到带有GST表达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中,构建的重组载体p GEX-6p-ZmCen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0.3 mmol/L IPTG在27℃下诱导表达20 h,获得了可溶性的GST融合蛋白。采用GST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经12%SDS-PAGE电泳和GST标签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鉴定为含有GST-Tag的融合蛋白,纯化的蛋白经Pre Scission Protease(PPase)过夜酶切切除GST标签,得到较纯的ZmCen蛋白;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解析ZmCen蛋白质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玉米第7#染色体上,全长基因含有6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51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9.78 k Da,等电点为4.78。采用maize GDB数据库对玉米整个生命周期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表明,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Zmcen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对16种植物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Zmcen基因与水稻、小麦、拟南芥等的centrin基因同源性高达80.21%,该结果为探索Zmcen蛋白的未知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评价垂直振动和俯仰振动对汽车平顺性影响,建立汽车四自由度振动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推导数学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对推导的数学模型进行编程,分析了车身垂直振动、俯仰振动对前后轮的激励影响,前后轴振动对前后轮激励的频率响应。  相似文献   
997.
张欢欢  王强 《河南农业》2016,(33):15-18
为深入研究河南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河南省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政策、建设农业强省提供理论依据,测算了2005-2014年河南省农业的碳排放量,并采用Tapio对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碳排放总量的逐年变化特征具体可将其划分为"下降—上升—波动上升"三个阶段;研究期内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  相似文献   
998.
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叶轮内部压力脉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张华  李国锋  王震  王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0):73-77,90
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由于叶轮结构不对称、叶轮与蜗壳之间的动静耦合作用以及叶顶间隙泄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泵内部伴随着很强的压力脉动效应,不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比转数ns为237的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以CCM+为仿真平台,采用多面体网格划分计算区域,进行全流场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监测叶轮叶片进口附近及叶片中部区域的压力脉动。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监测得到的压力脉动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监测点位置刚好离开叶片吸力面一定距离,并与同一轴向高度处叶片压力面具有较大圆周距离范围内时,数值计算得到的压力波动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监测点附近压力云图分析发现,当叶片压力面逼近监测点时,压力达到最大值,并在叶片圆周厚度1/3处时,压力达到最小值。另外,从压力最低点到压力最高点范围内,2个监测点位置在5个工况下,压力波动均呈现出3种斜率变化。  相似文献   
999.
为解决机械弹性车轮在不平路面的冲击振动传递问题,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能,该文基于弹性滚子接触模型、有限元分析及试验测试方法对车轮的包容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车轮有效路形的分析,揭示了负荷和径向刚度对车轮包容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车轮径向刚度一定的条件下,有效路形幅值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小,但有效路形扰动长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负荷一定的条件下,有效路形幅值随车轮径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大,扰动长度随之增加而降低。利用有限元模型和台架试验对车轮的低速稳态包容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车轮垂向动态力学响应随负荷和径向刚度变化的规律,在径向刚度一定的条件下,车轮垂向力响应随负荷的增加由抛物线形过渡到马鞍形,在负荷一定的条件下,车轮垂向力响应随径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大,分析结果反映了该车轮实际包容特性的客观规律性。该研究为机械弹性车轮结构优化及整车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低剂量电子射线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解析其相关生理机制。用0~50 Gy范围内的5 个剂量辐照‘绥粳4号’水稻种子,以土壤和营养液2种方式培养幼苗,统计出苗率,并在分蘖期对相关农艺性状、部分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较低剂量辐照(<10 Gy)对水稻出苗率无明显不良影响,较高剂量(30 Gy和50 Gy)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培养时的半致死剂量约为50 Gy;6 Gy辐照对水稻株高和丙二醛含量具有促进作用;6~30 Gy辐照对土壤培养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促进作用。不同辐照剂量间差异呈极显著。2 种培养方式对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营养液培养时植株生长良好,部分缓解了电子射线对水稻生长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