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混播草地3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放牧区每公顷草地牦牛总增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放牧季各放牧区牦牛总增重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且各放牧季牦牛的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2003年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增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004和2005年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增重与放牧强度呈二次回归关系;通过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牧草生长季牦牛最佳放牧强度为7.23头/hm2.  相似文献   
92.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重度盐碱地上对青海省常用的10个燕麦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0个燕麦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生育天数在94~115d之间;盖度白燕7号最高,为91.7%,青莜3号最低,为70.0%;植株高度加燕2号最高,为88.8cm,最低的是青莜3号,为79.8cm;地上植物量白燕7号最高,为870.8g/m^2,最低的是青莜3号,为547.5g/m^2;种子产量白燕7号最高,为281.6g/m^2,青燕1号最低,为204.5g/m^2;总体来看,青海省常用的10个燕麦品种在柴达木盆地重度盐碱地上虽然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生产性能总体相对较好,表现出了较强的耐盐碱性,因此,可作为柴达木盆地重度盐碱地改良与重建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93.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盐碱地上通过对黄花草木樨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在该地区长势良好,种植第2年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全生育期天数132d,覆膜种植出苗率和越冬率均较高,分别为75.0%和90.0%。种植当年长势稀疏,盖度只有60.0%,第2年可达95.0%。种植当年生长缓慢,8月中旬平均株高只有26.8cm,第2年株高可达245.3cm。地上植物量种植当年较低,为187.4 kg/hm^2,第2年大幅度增加,8月中旬可达14048.7kg/hm^2。黄花草木樨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适合柴达木盆地中、轻度盐碱地改良与重建的优良草种。该地区黄花草木樨人工草地种植的最佳农艺措施是:翻耕→冬灌→翻耕→耙磨→施肥→播种(覆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种和覆土)→冬灌。  相似文献   
94.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盐碱地上对同德小花碱茅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同德小花碱茅种植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125d;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牧草的越冬率、高度、盖度也在逐年增加,种植第3年越冬率、高度、盖度分别可达96.0%、74.5cm和96.0%;该草种生产性能良好,地上、地下植物量和种子产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逐年上升,种植第2年和第3年的地上植物量分别为978.4 kg/hm~2、3174.5 kg/hm~2,地下植物量分别为645.0kg/hm~2、1787.8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325.9 kg/hm~2、466.5kg/hm~2;同德小花碱茅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旱、耐寒、耐盐碱性和返青早的特点,是适合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改良与重建的优良草种,该地区同德小花碱茅人工草地种植的最佳农艺措施是:翻耕—冬灌—条播(播种机)—耙耱—镇压—冬灌。  相似文献   
95.
人工调控对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三江源区的"黑土滩"退化草地上,以当地野生驯化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cv.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 cv. Qinghai)、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L.) Prarl)和西北羊茅(Festuca kryloviana Reverd.)为种源,设人工调控和对照2组处理,每组处理6个混播组合,探索不同草种组合和调控措施下人工群落的生产力与稳定性.2006-2008年试验表明:人工调控各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群落中禾草植物量第2、3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合高1倍和2倍以上,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品种搭配下,混播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高于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第3年的群落植物量和禾草植物量比例均高于单播群落,随着组合草种增加,混播群落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增强,群落中禾草与杂类草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群落稳定性提高;综合比较,初步确定以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西北羊茅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为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建植混播人工草地的合理组合.同时,合理的草地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延长草地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96.
为深入探讨春季休牧对三江源区藏嵩草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2017年5 ~6月,课题组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的冬春草场上进行为期50d的返青期休牧试验研究,同年8月中旬对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休牧以后,草地的总盖度和地上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3%和58.6% (P <0.05);莎草科和禾本科牧草的重要...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鼠害抑制对三江源区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的影响,于2019年3月18 日-22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的典型高寒草甸上开展人工鼠害抑制试验,未抑制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鼠害抑制试验区莎草科和禾本科的重要值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阔叶型可食草和毒害草的重要值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鼠害抑制试验区草地群落的总盖度较...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疏花针茅种子适宜的播种行距和播种量,在青藏高原极度退化的典型黑土滩退化草地上,研究了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均对疏花针茅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以行距30cm(A1)和播量30kg·h~(-2)(B3)组合下牧草产量较高,而种子产量以行距30cm(A1)和播量22.5kg·h~(-2)(B2)配置下较好。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若生产饲草,疏花针茅适宜的播种行距为30cm,播量为30kg·h~(-2);若收获种子,则适宜的行距和播量分别为30cm和22.5kg·h~(-2)。  相似文献   
99.
本文主要分析了牛羊养殖场收购玉米草和玉米种植户销售玉米草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讨了如何将种、养、加产业链有机结合,解决牛羊养殖场饲草短缺和广大农村玉米秸秆浪费的矛盾,增加种、养双增收,降低农村因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多丰收。  相似文献   
10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我国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和修复,青海省果洛州率先提出和制定"草长制"这一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及实施意见。本文从推行"草长制"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草长制"的组织体系及主要职责,"草长制"实施的主要任务、重要保障措施和重要目标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草长制"草地保护制度。草长制工作运行规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草地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进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