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30篇
  33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71.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其检测方法是降低农业风险、提高经营信誉的关键措施。本文详细阐述了毛子健子率、种子含水量、发芽率、残酸率等的室内检测方法,为企业棉种运营、棉农生产用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2.
水均衡法评价玛纳斯河流域莫索湾灌区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索湾灌区位于玛纳斯河下游,地下水补给以侧向径流补给和灌溉水入渗补给为主,因此,地下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基本上反映了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特征。基于水均衡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灌区1998-2007年地下水系列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进行平衡计算,指出灌区地下水位明显受灌溉用水量和人工开采量的双重控制,尤其是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最大。基于此,地下水开采应该以保证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3.
当前奶牛的一些重大疾病得到了科学的控制,但是奶牛胎衣不下仍然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并可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出现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云南国外引进小麦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云南小麦育种水平,对云南50年来从国外引进并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形、壳色、粒色、粒质、饱满度频率分布较集中,遗传多样性较低。生育期、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有效分蘖、株高、穗粒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不结实小穗数、空瘪粒数,千粒重、溶重、产量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幅度系数为1.22%~28.36%,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为1.7321,结实小穗数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381,株高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4105,表明13份国外引进小麦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本苗与最高茎蘖数、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555、0.76,最高分蘖数与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66,基本苗是分蘖数、有效穗形成的基础,穗粒数与千粒重、基本苗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相关系数别达-0.61、-0.62,穗粒数与千粒重、基本苗是产量构成的一个矛盾体,产量与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有效分蘖、千粒重、生育期呈正相关,与穗空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3,因此,在不影响茬口的前提下,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基本苗,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降低空瘪粒数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5.
云南早秋地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是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粮食生产要实现自求平衡必须重视冬季粮食生产。云南山区、半山区的旱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云南3/4的小麦都种植在无灌溉和施肥条件的旱地上,基本是雨养农业,但云南冬春干旱少雨,麦熟时又常伴随高温的发生,严重制约云南小麦生产的发展。早秋地麦种植时间较早,能有效利用秋冬丰富的雨热资源,避过或减轻常规地麦面临  相似文献   
76.
2006至2008年的夏季,从黄山景区海拔500-1600m处,采集至少23个属的631株禾本科植物,通过镜检,其中的内生真菌检出率为39%.内生真菌的分布与宿主植物的种类、宿t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等有关,拂子茅植物的检出率高达67%.在所调查的6个地理分布类型中,内生真菌大量分布在北温带分布的植物类型中.从短柄草中发现了香柱菌(Epichloe sp.),其子座等形态学特征与欧洲菌株存在很大差异,这是我国新报道的第2例有性型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77.
云南小麦隐性自然灾害成因及防控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三大麦区的调查,发现季节性干旱、倒春寒、烂场雨、干热风是云南小麦种植的主要隐性自然灾害。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结合云南小麦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云南小麦隐性自然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8.
[目的]构建两系不育系水稻P88S育性转换的积温模型。[方法]对2005年和2006年P88S在海南育性转换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88S在气温在26~28℃之间的可育性是由温度的绝对值和温度的累积效应决定的,并得到了1个基于双稳态的温度累积效应模型。[结论]利用积温模型可以有效地说明两系不育系春秋季育性转换温度的不对称性,即从可育转换为不育需要更高的温度,从不育转换为可育则需要更低的温度,并说明影响水稻育性的因素可能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79.
云麦6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进行杂交,经过6年加代繁育筛选以及多点鉴定,并参加云南省区试,2013年通过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抗病、耐旱、耐寒等特点。  相似文献   
80.
针对农业机器人在完成采摘、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等作业中路径规划低效问题,采用粒子群(PSO)和改进蚁群(EACO)融合算法对路径规划进行改进。该融合算法先通过带有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找到初始路径,然后将该种群看作蚁群算法的初始信息素来分布,从而进行精密搜索,避免盲目搜索带来的低效,提高搜索速度。结果表明:融合后的PSOEACO算法得出的路径长度比改进的EACO算法缩短2.5%,完成任务用时缩短5.1%。本算法能够规划出最优行走路径,提高农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